发表于: 2019-03-02 23:58:31

1 849




今天完成的事情:

1.功能测试在测试工作中占的比例最大,功能测试也叫黑盒测试。是把测试对象看作一个黑盒子。利用黑盒测试法进行动态测试时,需要测试软件产品的功能,不需测试软件产品的内部结构和处理过程。采用黑盒技术设计测试用例的方法有:等价类划分、边界值分析、错误推测、因果图和综合策略。

2.性能测试是通过自动化的测试工具模拟多种正常、峰值以及异常负载条件来对系统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测试。负载测试和压力测试都属于性能测试,两者可以结合进行。通过负载测试,确定在各种工作负载下系统的性能,目标是测试当负载逐渐增加时,系统各项性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压力测试是通过确定一个系统的瓶颈或者不能接收的性能点,来获得系统能提供的最大服务级别的测试。

3.功能测试关注产品的所有功能上,要考虑到每个细节功能,每个可能存在的功能问题。

性能测试主要关注于产品整体的多用户并发下的稳定性和健壮性。 
做某个性能测试的时候,首先它可能是个功能点,首先要保证它的功能是没问题的,然后再考虑该功能点的性能测试。



明天的计划:

1.QA任务一需求文档打不开,准备用PM任务一的文档写测试用例。



遇到的困难:

1.下载不了axure,用IE也打不开任务一的草船云原型图。



收获:

1.什么是接口测试

接口测试是测试系统组件间接口的一种测试。接口测试主要用于检测外部系统与系统之间以及内部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交互点。测试的重点是要检查数据的交换,传递和控制管理过程,以及系统间的相互逻辑依赖关系等。

接口测试和app测试的活动有部分重复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业务功能测试方面。除此之外,针对各自特性的测试都不一样,需要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测试,才能确保整个产品的质量。

2.接口测试可以关注于服务器逻辑验证,而UI测试可以关注于页面展示逻辑及界面前端与服务器集成验证。

3.接口测试持续集成:

对接口测试而言,持续集成自动化是核心内容,通过持自动化的手段我们才能做到低成本高收益。主要应用于回归阶段,后续还需要加强自动化的程度,包括但不限于下面的内容:
  a) 流程方面:在回归阶段加强接口异常场景的覆盖度,并逐步向系统测试,冒烟测试阶段延伸,最终达到全流程自动化。
  b) 结果展示:更加丰富的结果展示、趋势分析,质量统计和分析等
  c) 问题定位:报错信息、日志更精准,方便问题复现与定位。
  d) 结果校验:加强自动化校验能力,如数据库信息校验。
  e) 代码覆盖率:不断尝试由目前的黑盒向白盒下探,提高代码覆盖率。
  f) 性能需求:完善性能测试体系,通过自动化的手段监控接口性能指标是否正常。

4.测试点和功能点的区别:

测试点是功能点的细化,比如说登录网站就是一个功能点,登录过程中的许多步骤则都是测试点,比如:输入账号、密码、验证码,输入错误时是否会有提示,输入正确时能否成功登录,网页是否能够自动跳转等。



返回列表 返回列表
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