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8-04-25 23:40:38

1 679


今天完成的事情:(一定要写非常细致的内容,比如说学会了盒子模型,了解了Margin) 

定义拦截器

       SpringMVC 中的Interceptor 拦截请求是通过HandlerInterceptor 来实现的。在SpringMVC 中定义一个Interceptor 非常简单,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要定义的Interceptor类要实现了Spring 的HandlerInterceptor 接口,或者是这个类继承实现了HandlerInterceptor 接口的类,比如Spring 已经提供的实现了HandlerInterceptor 接口的抽象类HandlerInterceptorAdapter ;第二种方式是实现Spring的WebRequestInterceptor接口,或者是继承实现了WebRequestInterceptor的类。
       拦截器的使用场景:解决乱码问题,解决权限验证问题 使用原则:处理所有请求的共同遇到的问题

拦截器和过滤器的区别

       过滤器Filter依赖于Servlet容器,基于回调函数,过滤范围大
       拦截器Interceptor依赖于框架容器,基于反射机制,只过滤请求
  拦截器可以处理Web应用中请求的一些通用性问题

  共性问题在拦截器中处理,可以减少重复代码,便于维护

Spring的处理器映射机制包含了处理器拦截器。拦截器在你需要为特定类型的请求应用一些功能时可能很有用,比如,检查用户身份等。

处理器映射处理过程配置的拦截器,必须实现 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包下的 HandlerInterceptor接口。这个接口定义了三个方法: preHandle(..),它在处理器实际执行 之前 会被执行; postHandle(..),它在处理器执行 完毕 以后被执行; afterCompletion(..),它在 整个请求处理完成 之后被执行。这三个方法为各种类型的前处理和后处理需求提供了足够的灵活性。

preHandle(..)方法返回一个boolean值。你可以通过这个方法来决定是否继续执行处理链中的部件。当方法返回 true时,处理器链会继续执行;若方法返回 false, DispatcherServlet即认为拦截器自身已经完成了对请求的处理(比如说,已经渲染了一个合适的视图),那么其余的拦截器以及执行链中的其他处理器就不会再被执行了。

拦截器可以通过interceptors属性来配置,该选项在所有继承了AbstractHandlerMapping的处理器映射类HandlerMapping都提供了配置的接口。如下面代码样例所示:



实现HandlerInterceptor接口

       HandlerInterceptor 接口中定义了三个方法,我们就是通过这三个方法来对用户的请求进行拦截处理的。
     (1 )preHandle (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Object handle) 方法,顾名思义,该方法将在请求处理之前进行调用。SpringMVC 中的Interceptor 是链式的调用的,在一个应用中或者说是在一个请求中可以同时存在多个Interceptor 。每个Interceptor 的调用会依据它的声明顺序依次执行,而且最先执行的都是Interceptor 中的preHandle 方法,所以可以在这个方法中进行一些前置初始化操作或者是对当前请求的一个预处理,也可以在这个方法中进行一些判断来决定请求是否要继续进行下去。该方法的返回值是布尔值Boolean 类型的,当它返回为false 时,表示请求结束,后续的Interceptor 和Controller 都不会再执行;当返回值为true 时就会继续调用下一个Interceptor 的preHandle 方法,如果已经是最后一个Interceptor 的时候就会是调用当前请求的Controller 方法。
     (2 )postHandle (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Object handle, ModelAndView modelAndView) 方法,由preHandle 方法的解释我们知道这个方法包括后面要说到的afterCompletion 方法都只能是在当前所属的Interceptor 的preHandle 方法的返回值为true 时才能被调用。postHandle 方法,顾名思义就是在当前请求进行处理之后,也就是Controller 方法调用之后执行,但是它会在DispatcherServlet 进行视图返回渲染之前被调用,所以我们可以在这个方法中对Controller 处理之后的ModelAndView 对象进行操作。postHandle 方法被调用的方向跟preHandle 是相反的,也就是说先声明的Interceptor 的postHandle 方法反而会后执行,这和Struts2 里面的Interceptor 的执行过程有点类型。

    (3 )afterCompletion(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Object handle, Exception ex) 方法,该方法也是需要当前对应的Interceptor 的preHandle 方法的返回值为true 时才会执行。顾名思义,该方法将在整个请求结束之后,也就是在DispatcherServlet 渲染了对应的视图之后执行。这个方法的主要作用是用于进行资源清理工作的。


<mvc:interceptors>
   <!-- 配置访问拦截器 -->
   <mvc:interceptor>
       <mvc:mapping path="/u/**"/>
       <bean id="loginInterceptor" class="com.ev.utils.LoginInterceptor"/>
   </mvc:interceptor>
</mvc:interceptors>

在springMVC中配置拦截路径。

我选择的是继承类来实现复写。


public class LoginInterceptor extends HandlerInterceptorAdapter {
private static Logger logger = LoggerFactory.getLogger(LoginInterceptor.class);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preHandle(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 Object handler)
throws Exception {
/*
        * cookie中获取信息
        */
       Cookie[] cookies=request.getCookies();
       String resultPage="redirect:../login";
       for (Cookie cooky : cookies) {
            if ((cooky.getName( )).compareTo("mytoken") == 0) {
                   DecodedJWT jwt=(new JWTUtil()).decodeToken(cooky.getValue());
                   if(jwt.getToken().equals(cooky.getValue())) {
                       return true;
                   }
            }
       }

       response.sendRedirect("http://localhost:8080/login");
       return false;
   }
}


这个是通过setRedirect来重定向到登陆界面。




明天计划的事情:(一定要写非常细致的内容)

部署线上完成任务五

遇到的问题:(遇到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 

拦截器有两种不太清楚区别

收获:(通过今天的学习,学到了什么知识)

基本实现简单的登陆验证的功能




返回列表 返回列表
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