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10-24 22:00:35

1 844


今天完成的事:

了解完promise,学习了如何删除cookie

明天计划的事:

继续任务6-10

遇到的问题:

暂无

收获:

1。Promise 的含义

Promise 是异步编程的一种解决方案,比传统的解决方案——回调函数和事件——更合理和更强大。它由社区最早提出和实现,ES6 将其写进了语言标准,统一了用法,原生提供了Promise对象。

所谓Promise,简单说就是一个容器,里面保存着某个未来才会结束的事件(通常是一个异步操作)的结果。从语法上说,Promise 是一个对象,从它可以获取异步操作的消息。Promise 提供统一的 API,各种异步操作都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处理。

Promise对象有以下两个特点。

(1)对象的状态不受外界影响。Promise对象代表一个异步操作,有三种状态:pending(进行中)、fulfilled(已成功)和rejected(已失败)。只有异步操作的结果,可以决定当前是哪一种状态,任何其他操作都无法改变这个状态。这也是Promise这个名字的由来,它的英语意思就是“承诺”,表示其他手段无法改变。

(2)一旦状态改变,就不会再变,任何时候都可以得到这个结果。Promise对象的状态改变,只有两种可能:从pending变为fulfilled和从pending变为rejected。只要这两种情况发生,状态就凝固了,不会再变了,会一直保持这个结果,这时就称为 resolved(已定型)。如果改变已经发生了,你再对Promise对象添加回调函数,也会立即得到这个结果。这与事件(Event)完全不同,事件的特点是,如果你错过了它,再去监听,是得不到结果的。

基本用法

ES6 规定,Promise对象是一个构造函数,用来生成Promise实例。

下面代码创造了一个Promise实例。

const promise = new Promise(function(resolve, reject) {
  // ... some code
  if (/* 异步操作成功 */){
    resolve(value);
  } else {
    reject(error);
  }});

Promise构造函数接受一个函数作为参数,该函数的两个参数分别是resolvereject。它们是两个函数,由 JavaScript 引擎提供,不用自己部署。

resolve函数的作用是,将Promise对象的状态从“未完成”变为“成功”(即从 pending 变为 resolved),在异步操作成功时调用,并将异步操作的结果,作为参数传递出去;reject函数的作用是,将Promise对象的状态从“未完成”变为“失败”(即从 pending 变为 rejected),在异步操作失败时调用,并将异步操作报出的错误,作为参数传递出去。

Promise实例生成以后,可以用then方法分别指定resolved状态和rejected状态的回调函数。

promise.then(function(value) {
  // success}, function(error) {
  // failure});

then方法可以接受两个回调函数作为参数。第一个回调函数是Promise对象的状态变为resolved时调用,第二个回调函数是Promise对象的状态变为rejected时调用。其中,第二个函数是可选的,不一定要提供。这两个函数都接受Promise对象传出的值作为参数。

清除缓存和 Cookie

当您使用浏览器(例如 Chrome)时,浏览器会将网站中的一些信息保存在其缓存和 Cookie 中。清除这些内容可以解决某些问题,例如网站上的加载或格式设置问题。

在 Chrome 中

  1. 在计算机上打开 Chrome。
  2. 点击右上角的“更多”图标 更多
  3. 依次点击更多工具 然后 清除浏览数据
  4. 在顶部,选择一个时间范围。要删除所有内容,请选择时间不限
  5. 选中“Cookie 及其他网站数据”及“缓存的图片和文件”旁边的复选框。
  6. 点击清除数据

了解如何在 Chrome 中更改更多 Cookie 设置。例如,您可以删除特定网站的 Cookie。

在其他浏览器中

如果您使用的是 Safari、Firefox 或其他浏览器,请查看对应的支持网站以了解相关说明。

清除此信息后会出现什么情况

在您清除缓存和 Cookie 后:

  • 网站上的某些设置会被删除。例如,如果您之前登录过,将需要重新登录。
  • 如果您在 Chrome 中开启了同步功能,您同步的 Google 帐号会保持登录状态,以便删除您所有设备上的数据。
  • 一些网站的加载速度会变慢,因为这些网站需要重新加载图片之类的内容。

缓存和 Cookie 的工作原理

  • Cookie 是您访问的网站创建的文件,可通过保存浏览数据为您带来更加轻松的在线体验。
  • 缓存会记录网页上的部分内容(例如图片),以便在您下次访问同一网页时更快地将其打开。

 cookie、localStorage、sessionStorage之间的区别

他们都是保存在浏览器端的存储方式,他们之间的区别:

  1. cookie数据始终在同源的http请求中携带(即使不需要),即cookie在浏览器和服务器间来回传递。而sessionStorage和localStorage不会自动把数据发给服务器,仅在本地保存。cookie数据还有路径(path)的概念,可以限制cookie只属于某个路径下。
  2. 存储大小限制不同,cookie数据不能超过4k,同时因为每次http请求都会携带cookie,所以cookie只适合保存很小的数据,如会话标识。sessionStorage和localStorage 虽然也有存储大小的限制,但比cookie大得多,可以达到5M或更大。
  3. 数据有效期不同,sessionStorage:仅在当前浏览器窗口关闭前有效,自然也就不可能持久保持;localStorage:始终有效,窗口或浏览器关闭也一直保存,因此用作持久数据;cookie只在设置的cookie过期时间之前一直有效,即使窗口或浏览器关闭。
  4. 作用域不同,sessionStorage不在不同的浏览器页面中共享,即使是同一个页面;localStorage 在所有同源窗口中都是共享的;cookie也是在所有同源窗口中都是共享的。
  5. Web Storage 支持事件通知机制,可以将数据更新的通知发送给监听者。
  6. Web Storage 的 api 接口使用更方便,cookie的原生接口不友好,需要自己封装。



返回列表 返回列表
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