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7-27 23:34:25

1 556


一、今天完成的任务

1、了解测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编写流程

①需求分析

需求的类别:1.业务需求:

                                      关注系统是否满足业务             

                                      分析客户业务流程以及相关需求                          

                                      ps:同类客户业务需求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2.用户需求:

                                     关注系统是否满足用户习惯      

                                     分析用户使用时的逻辑舒适度和操作舒适度        

                                     ps:要考虑不同用户个体的主观差异性,美观也很重要

                    3.功能需求:

                                     关注系统是否满足功能需求      

                                     分析软件是否最终满足业务流程和最终目的          

                                     ps:以结果导向为主      


常见问题:如果客户没有需求,或者说需求模糊该怎么办?

解决步骤:

1.以市面上的成熟产品为例,与客户深入沟通

      给客户普及基础知识,让他们了解到你的专业性。客户一开始没有提出明确需求,并不是指客户就没有需求,而是客户不清楚自己有什么样的特别需求可所以提,所以要通过给客户普及知识,让他们了解你专业性的同时,认识到你的价值 。

     ps:也有可能客户在联系你之前自己也稍作了解了,如果你能讲比他们了解的深入,会给你加分

2.了解客户业务,引导客户提出个性化需求

       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才能体现你和其它公司的差异,这些差异性是你产品溢价的基础(这意味着你谈价钱可以找到溢价点,底气更足),也是你增加客户忠诚度的基础(这功能人家没有,我有,并且还是给你量身定制的),更是你作为产品经理的核心价值。

     ps:不要引导客户提无理需求或者无法实现的需求,对于客户提出的奇怪需求要学会找合适的方法规避,不要给自己和开发找不必要的麻烦。


②提取测试点

      测试点提取我们依据每个测试阶段的测试输入的文档(需求分析)结合前面的需求分析的审查,覆盖测试需求和隐藏的业务需求,我们后期的测试,全是建立在提取的测试点之上进行的,可以说测试点提取是后续工作进展必要必经路径。主要步骤就是,将每个模块可能存在的问题全部罗列出来,并对其最初可以输入或者流程路径的不同,将每个测试点细分,写成文档!

  测试点提取的方法:
  1、测试需求分析法
  2、功能点分析法
  3、业务流程分析法
  4、节点分析法
  5、顺序提取法
  6、流程判断法
  在测试点提取的过程中,测试人员主要存在的问题是,除了输入框,链接,按钮,文字显示等外,流程测试点是最难提取的(提取此处测试点需要了解整个流程),我们采取的方式是,多阅读需求书,并且按照我们的思路将流程图做出来。
  ●测试点提取不局限于任何一种特定的方法。
  ●很多时候测试点提取需求用到很多测试点提取方法
  ●测试点提取需要根据测试阶段,测试输入文档以及测试对象进行合理的方法选择。
  ●测试点提取完毕后不等于已经测试点提取完毕,还需要我们再次进行测试点的审查,以防有遗漏或者是泛泛的情况

  ●一份好的测试点提取文档不但能够覆盖所有业务分支和功能点,而且能够将相关隐藏需求体现出来


③测试用例编写

在编写测试用例之前,你得想好有哪些前置条件。这些前置条件满足了才能达到你得预期。比如账号密码登录,前置条件时账号和密码同时正确才能正常登录成功。那么此时你就得编写条件不符的时候,是否也会成功。如果成功了,那就属于BUG,需要技术进行修复。

一般正常情况,请考虑一下几个方面:

  1. 页面布局是否合理,如导航栏上面应该显示三个按钮,实际上却显示了两行。
  2. 页面文字描述是否准确,如气泡提示:密码格式错误,请重新输入。实际上却显示:账号密码错误。
  3. 如果有加载规则,是否符合加载规则。如:进入页面加载20条内容,实际上却加载了10条。
  4. 如果有排列规则,是否符合排列规则。如应按照时间倒序排列,实际上却是正序排列。
  5. 操作是否符合要求,如单击某个点,是否准确跳转或显示内容。如本应该进行跳转,实际上却未进行跳转。
  6. 输入框输入的内容是否有符合格式要求。如:账号不允许”,”,而实际上却允许了。
  7. 输入的内容是否符合合法性要求。如:账号密码是否一致等问题。
  8. ……

这些基本考虑内容都需要考虑进来。

大概理清楚需要考虑的内容之后,就可以开始动手写了。

  1. 序号: 不用说,就是按顺序下去的。
  2. 模块:该功能点具体属于哪个模块的,填写这个主要是方便查找,如:注册/登录模块
  3. 编号:对每个用例进行编号,方便后期跟进。毕竟用文字说,容易口误。不过此处建议编号设计的有点规则,方便快速定位查找。如:A0001。其中A表示注册/登录模块。00表示账号登录,01 表示账号密码登录下的第一个测试用例。
  4. 功能点:具体指某个功能,如:账号登录、首页、发布等。
  5. 子功能点:具体指功能点,如:账号密码登录、手机验证码登录、邮箱登录、第三方授权登录等。
  6. 用例名称:具体测试用例的名称。如:输入账号、输入密码、密码不合规等等。
  7. 前置条件:指要达到预期测试结果,需要满足那些条件才能达到。如:账号密码不一致时,就需要登录失败,那么此时就得保
    证账号正确或密码正确以及账号正确时是存在的。
  8. 操作步骤:指要达到预期测试结果,需要按这些步骤来。最好说明在什么页面,点击或操作什么内容,输入什么内容。
  9. 预期结果:说明按照前面写的应该呈现出怎样的结果。
  10. 测试结果:如果符合预期结果,直接填写正常或OK,如果不符合,则说明不符合或NO,
  11. 结果描述:如果正常,可以不用填写,如果不符合预期结果,则说明哪里不符合。
  12. 测试人员:填写测试人的名字,方便后期跟踪BUG。
  13. 测试日期:填写测试的时间,方便后期查询。
  14. BUGID:跟测试编号一样,自己设定ID规则,方便快速查询。
  15. BUG负责人:此处应该有技术那边填写,具体落实到某个人身上,才能更好的解决到问题。

一个测试用例的简单例子:

 


④测试用例评审

什么是用例评审?

用例评审主要是产品、开发和测试人员,针对测试用例能否用于项目的测试而做的工作。

用例评审的目的

为了减少测试人员执行阶段做无效工作(执行无效case,提交无效问题) 为了避免三方需求理解不一致; 为了每个测试人员的质量标准与项目要求标准达成一致。

测试用例评审加入测试流程规范并试用2个多月了,期间根据各方人员的反馈,及为了提高用例评审的效率,特制定以下用例评审规范:

一、评审前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1、需求评审结束后,就可以着手把需求拆分为功能点 。

工具:建议用XMind,需包含预期结果和测试结果,Android和iOS测试结果可用标签区分标注。

优点:用画思维导图的方式,逻辑清楚,便于评审人员(产品和开发人员)快速查看,评审效率高。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很多测试者喜欢用Excel设计用例,我也不例外,但是根据一段时间的试验,和开发产品沟通后,大家都觉得用XMind写思维导图的方式更好,看起来更便捷。

所以具体用什么工具方法,大家可依个人爱好而定,不过目标是一样的,让用例评审高效快捷的开展,并产生价值。

2、把功能点再分解为具体的测试用例 。

这里需在思维导图上补全预期结果和实际测试结果,便于测试结果跟进。

3、用例写完后,自己先做好自检,自检中,针对有疑问的点罗列出来,可事先跟产品开发讨论,确定结果后完善用例,仍有疑问的可先做标记,评审会上抛出一起讨论。

4、和评审人员(开发和产品)确定好具体的评审时间并提前把测试用例发给参会人员查看。

二、用例评审参加人员

主要是产品、开发(客户端和后端)、测试、项目负责人、运营。

注:以上人员为必须参加人员,其他和项目质量、进度有关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可邀请参加。

三、用例评审时间

对于敏捷开发项目,建议控制在半小时以内。

如果你认为需求复杂,功能点太多,半小时讲不完,那么建议你对功能点划分优先级,优先评审优先级高的用例,再针对疑问多的用例评审,最后对于功能简单的用例可简单带过。时刻记住我们用例的评审目标,不能流于形式。

四、用例评审的形式

1、对照测试用例,从上而下,从左到右,逐条念。

这是目前很多公司的做法,如果你也这么做过,相信你并不一定喜欢这种方式,因为它费时,不分主次,参会人员的热情与注意力逐渐降低,整个用例评审效率低,作为主持人也讲的口干舌燥,事倍功半。

2、先对功能复杂,优先级高,疑问多的用例进行评审,再评审功能简单,优先级低的功能点。

对于评审过程中,一时半会没有结论的问题,可以记录下来,作为会后讨论跟进的重点。

这种做法,有很多优点,评审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大家注意力集中,参与激情高,这段时间讨论有难度有疑问的问题,效率高。最重要的事最先做。

另外,整个评审会主次分明,有高潮有缓点,可以更高效的达到我们评审的目的。

五、正式评审

正式评审过程中需要注意几个细节,如果你都做到了,那么可以说整个评审是成功的,有价值的。

1、评审要按用例的优先级,功能的复杂程度进行;

2、评审过程中尽量做到,思路清晰,用最简洁的语言阐述每一个功能点;

3、超过5分钟无法确定结果的问题留作会后讨论跟进。

六、评审结束后需要做些什么事?

不是说评审会结束了,就完事了,其实对于整个用例评审,这才做了一半。

评审结束后,第一时间整理测试用例,把修正的内容重新整理补全。

会上未确定的内容,会后继续跟进,直到确定结果。

没有任何有疑问的地方了,再做个简单的用例评审会议总结(如修正了哪些功能点,补全了哪些?哪些模块功能有变动?哪些功能推迟到下一期做?等),

这个总结是给自己整个用例评审工作总结,同时需同步给项目组其他成员,做好信息共享,这点很重要。

好了,整个完整的用例评审及需要注意的地方大概就是这些,希望测试组人员认真去看,并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

个别地方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可灵活变动。


二、明天的计划

按要求编写完成测试用例,并交给师姐检查


三、完成的任务及思考

1、已经了解了任务一相关的绝大多数概念,尤其是需求和测试用例

2,、问题在于,如何给给测试用例划分结构?

按客户需求来划分,还是按照网页结构来划分?

是按网页一级页面结构划分还是怎么划分?

二级网页又需要重新划分模块吗?


四、收获

已经了解了任务一的要求和测试用例内容的编写方式

就是不知道按什么逻辑来进行划分模块







返回列表 返回列表
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