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6-14 21:28:44

1 486


今天完成的事情:
1、学习会员体系?
什么是会员体系?
会员体系的本质是通过一系列的运营规则和专属权益来提升用户对平台的忠诚度、反哺平台的各项业务、将用户一步步培养为产品的忠实粉丝。会员体系设计时要考虑好等级与权益的分配,还有风控。为了体现等级享受权益之间的差异性,通常会有降级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促活,也可以体现出不同等级之间的权益差距,更加吸引用户。
怎么设计会员体系?
说到会员体系,第一反应肯定是QQ会员、淘宝会员这些最长用的,调研了一些平台,发现会员体系可以简单分为三类:
无差别会员或普通会员:新用户注册以后完善了个人信息就成为该平台的会员了,这种最常见的就是开放类的学习平台,比如得到APP,人人都是产品经理APP,在注册之前只能阅读部分文章,不能评论,但是注册之后就可以了,所有注册用户享受的权益都是一样的,无差别,这种方式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区分游客和注册会员,从而引导游客进行注册,提高注册用户量;
等级会员:这种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根据收集到的用户行为数据以及产品功能,通过会员等级对用户群体进行划分,让不同等级的用户享有不同的权益,这样不但可以刺激普通用户和低等级会员用户为产品做更多的贡献,也可以通过等级进行差别运营,这种方式的缺点就是需要在设计初就要明确等级的算法和各种权益,不然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付费会员:这也是常见的一种形式,用户付费后可以享受到专属的权益,比如爱奇艺VIP会员,用户可以享受高清无广告的视频,还能看一些仅会员才能观看的视频。这种形式的优点是在吸引用户使用产品的同时还能进行盈利,缺点是门槛高,有些用户不喜欢付费服务。
这三种会员类型如何取舍主要还是取决于产品的定位和功能,比如对于一些功能类的软件来说,只要设置普通会员和付费会员就可以了,普通会员区分游客和注册用户,付费会员区分普通用户和付费用户,对于知识只有付费和开源两种;但是对于京东这种大型的电商平台,它有用户注册账户后成为普通会员的无差异会员机制,也有按消费情况分等级的机制,它的plus会员就是为了提供专有服务而设计的,这样才能更好的服务大量的用户群体;
建立会员体系

成长值来源
会员等级都是依据成长值来进行划分,用户完成指定任务后可获取一定的成长值,成长值在不同区间范围内对应不同的会员等级。
调研的时候发现,不同产品的成长值来源有很大的差别,并没有固化的成长值来源的设置套路,应该是跟产品特征以及运营目标有关。例如淘宝会员的淘气值的平台业务参与即购物分,主要根据“购买金额+购买频次+近12个月的购买数据”来进行计算,获得的淘气值根据购买的商品类别商品种类和商家信誉会有更复杂的计算公式,平台活跃对应奖励分,来源于用户购买的商品类目数、评价等平台活跃行为。

而大众点评则更加注重用户参与平台的写点评、传图片、传视频等互动行为,因此成长值来源主要来源于平台活跃。


成长值消耗
成长值的消耗途径主要有三类:
第一类是用户获得成长值的行为失效需要扣减对应成长值,例如退货、删除评价等行为;
第二类是会员等级到期时需要扣减对应成长值;
第三类是后台人工干预扣除成长值。下图为京东会员成长值的消耗途径。

成长值的计算周期
成长值的计算周期决定了用户的会员等级是否持续增长以及等级调整的频率和幅度。
比如qq等级的成长值就是始终增长并且没有扣减途径,就是说用户的等级从注册开始便一直增长。但是支付宝是根据一定周期内的成长值来确定会员等级,这样成长值就称为一个动态的值,会员等级也会有一定幅度的调整变化。
支付宝会员大致规则:计算周期为用户近1年的行为数据,会员身份的有效期为一年,有效期内升级立即生效并且新等级有效期自动延长一年,到有效期时若成长值不足以达到当前等级将会被降级。
在制定成长值的计算周期时我们一定要考虑好用户体验,一定范围内的等级调整机制确实有助于提升用户粘性,然而过于频繁或者过大幅度的调整会让用户非常反感甚至弃用产品。

会员等级划分
会员等级划分的依据来源于数据,需要计算出平台用户的成长值数据。等级划分一般采用金字塔原理,处在底部的会员占比最高,按照等级逐渐递减,处在金字塔顶端的会员数量占比最低,人为形成顶端身份的稀缺性,给予低等级会员更多的提升动力。同时为了预防今后业务快速发展,成长值来源不断扩充,导致会员等级快速达到最高等级,所以可以预留出一两个等级。

成长风控体系
高等级会员身份对应着高价值量的会员权益,因此难免有部分投机分子会通过各种手段刷等级进行套现,为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建立成长值体系时也需要建立风控体系。
(1) 成长值上限
在设置成长值来源时可针对每个来源设置每日获取上限值,同样也可针对每个账号设置每日获取上限值,超过上限时完成任务不再增加成长值
(2)提前做好数据埋点
为实现实时监控用户账户的成长值获取和消耗情况,可在产品开发前与数据/开发小哥哥小姐姐沟通好在关键页面进行数据埋点。数据异常时后台及时报警,这样可以及时止损。
(3)黑白名单
针对数据或操作异常的用户账号进行拉黑处理,拉黑后用户将无法获取成长值、享受对应会员权益。
(4)人工后台干预
针对部分系统无法自动处理的场景,可在开发时预留成长值更改接口,运营人员可在后台手动扣减/奖励用户的成长值。

会员权益
既然通过会员等级区分出用户群体,就要给不同等级的用户给予不同的权益,给予低等级会员更多的提升动力。
(1)会员关怀
例如生日时给用户推送祝福语、赠送小礼物;用户注册平台满1周年时对用户表示感激,赠送小礼物;甚至可以开展线下的活动邀请用户参加,最近淘宝就做了一个“淘宝88会员节宠爱无限演唱会”。
(2)阶梯式会员权益
会员权益玩法非常丰富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最重要的就是营造稀缺感、尊贵感,让用户能感受到自己在这里受到的待遇与众不同,只有让用户爽了,你的会员体系才能算成功。而营造这种感觉直接的方式就是限制等级,只有达到某个等级才能享受权益。下面我们简单介绍几种会员权益。
会员体系很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反哺平台其他业务线,所以一定要努力争取到其他业务线的资源支持,这样既能降低运营成本,又能为其他业务导流。支付宝会员权益中就包含很多自家的业务如理财券、提现额度等。

会员和积分是用户体系中密不可分的两兄弟,建立会员权益时也可考虑和积分打通,会员升级时赠送一定数量积分,积分兑换也可设置指定等级专区,营造会员身份的尊贵感。

此外会员权益还有非常多的玩法,例如每日限量抽奖、刮刮乐、0元秒杀、商品免费试用等形式。

回家学习的会员体系设计思路
考虑到回家学习是初期产品,用户量不多,且内容中的课程无非就是免费和付费两种,所以会员类型可以设计为付费会员,设计为等级会员体系的意义不大,也没有那么多功能和权益划分出更多的等级,回家学习的用户主要是学生以及他们的家长,家长付钱后肯定是希望孩子能够直接享受应用里的优质资源,而不是还需要做任务、花大量时间去升级会员等级。
回家学习主要就是卖课,主要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按照课程付费,用户选择想要学习的课程后进行单个购买;第二种是购买会员后可学习所有课程;第三种是购买会员后享受大部分课程,但是部分课程需要单独购买。回家学习主要是小学课程,课程内容本来就比较简单,如果有会员还要单独购买课程反而会引起用户的不满,而且付费会员肯定是有时间限制的,所以购买会员享受所有课程的形式比较符合。
成为会员的方式选择最传统的花钱购买,除此之外为了增加用户粘性,可以通过积分兑换的方式适当延长会员时间,这样积分和会员体系相辅相成。为了提高用户购买会员的积极性,可以提供会员试用,每个账号注册成功后可免费领取一周试用会员,先让用户体验会员享受的权益,但每个账号仅提供一次试用会员机会。
目前想的大体思路是这样,还在整理具体的框架。

会员体系和积分体系的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有了会员体系和积分体系设计的大体思路,我发现这两个体系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是又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体系。
相似点:
两者的目的是基本一致的,都是为了促活留存,反哺平台其他业务;在建立积分获取来源和成长值来源时,大多数的来源都是重复的,就是说用户完成一个任务即可以获得积分又能提升成长值;比如电商平台购物之后即可以返回积分,还能提高成长值;
不同点:
区分这两者首先需要明确一点:会员等级并不是依据积分来判定的,判定来源是成长值,积分是用户可主动消费的,成长值不会因为用户消费而被扣减(如果依据积分来判定,用户消费了积分岂不是要降级,这就尴尬了)。
从产品本质来看,会员体系强调的“身份地位”,也就是权益,在产品设计时通过会员标识、依据等级区分的权益来营造高等级身份的尊贵感;而积分体系更加凸显的是“货币”属性,也就是利益,利用用户的贪便宜心理来绑住用户。
邀请注册
最后是任务中提到的邀请注册,邀请注册可以作为获取积分的一种方式,单独拿出来是因为邀请注册也可以作为一个体系单独设计,比如邀请注册用送优惠券、送现金红包、送会员使用等等;
一个简单的邀请体系一般包含以下几部分:
邀请方式
1、邀请码形式:被邀请方在安装App和注册使用过程中,填写邀请方的邀请码,通过这种方式告知系统自己是由具体那个邀请者邀请的,从而建立双方的关联关系,优点是实现简单,开发成本低,缺点是操作复杂,邀请码记忆起来麻烦。这个缺点在当下追求用户体验的时代是非常致命的,目前所有产品都在尽量降低用户操作成本,因此很多用户会因为操作复杂而不愿意填写注册码,使得邀请活动形同虚设。
2、邀请链接方式:APP端被邀请方点击邀请链接进入相关网页,在对应的WEB上提交手机号码、验证码注册,即可建立与邀请者的对应关系。优点是不用再填写难记的邀请码, 缺点是APP端需要跳转到网页进行操作,相当于中间绕了一次。
 3、邀请图片形式:本质上与链接一样,只是把链接包含在二维码中,被邀请方通过扫码访问网页填写手机号、验证码注册与邀请者建立对应关系。优点是在网址不能点击、复制时可以方便的扫码一键访问相关网页进行操作,缺点是与邀请链接形式一样,APP端需要跳转到网页进行操作,用户操作成本较高。
4、第三方推广平台形式:这是目前用户体验较好的一种方式,被邀请者不必填写邀请码,也不必访问邀请链接填写信息,用户访问对应网址下载APP,然后正常注册登录即建立起了与邀请者关联。这种形式可以与二维码结合,用户扫码后直接下载安装就完成,被邀请方直接注册登录则与邀请方建立起关联。常见的推广平台有:Shareinstall、openinstall,优点是用户体验好,邀请的流程最简化,缺点就是开发成本较高,需要第三方服务
邀请对象
通过针对性的提供服务,可以提升效果,如果是希望全用户参与,则不需要区分。典型例子如王者荣耀久了不玩后会收到好友的召回邀请,点进去可以领取回归礼包,该活动就仅针对老用户且很久不活跃的用户。我们做产品时可以根据活动对象来设计。
邀请福利
优厚的福利可以激起用户的兴趣,但是也要考虑好成本和风控。常见的福利形式有优惠券、会员试用、送积分、送现金红包等。形式主要与产品类型相关,P2P类应用一般会送现金红包,优惠券多用于金融、教育、电商等金额付费类产品,会员试用一般用于服务性产品,通过产品服务、边缘性福利降低获客成本,体验主线功能。

明天计划的事情
1、回家学习的积分和会员体系已经有大致思路,后面需要完成的就是积分的一些发放规则和成本比例等细节问题,然后画出结构图给出具体的设计方案;
2、将这两天学习调研的东西整理成调研PPT,将一些功能流程梳理一下画出来,因为积分体系中如果设计积分商城的话,兑换实物奖励就需要考虑到商品、订单等模块,还要有对应的后台进行管理,感觉这个如果都设计全的话还是一个比较大工程;
遇到的问题:
1、问题是因为积分和会员体系都比较庞大,所以调研的时候更多的是关注了怎么设计这两个体系,有些忽略一些页面的设计,这个等画原型的时候再好好调研一下。
收获:
1、学习了会员体系如何建立;
2、邀请注册的方式、对象和福利;
3、会员体系和积分体系的相似点和不同点;

返回列表 返回列表
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