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5-02 22:01:24
1 524
今天完成的事情:
1.看任务八日报
2.看小课堂视频
3.看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学习用户体系
用户体系:能够通过一系列的用户激励及用户成长手段从而进一步提升用户粘性,激发用户兴趣,提升用户活跃,最终达到产品的商业目的。
产品所搭建的一系列用户体系都是以达到产品的商业目的而建设的。用户体系是整个产品的灵魂所在,贯穿在产品每一个功能点中。
目前常见的用户体系方式如下:
1.经验成长体系:通过在产品内部各类活动行为,从而引发经验值的增长,针对不同的经验等级,用户将会赋予不同的权利权限;
2.虚拟币体系:通过不同用户行为,从而触发虚拟币的获取,通过虚拟币能够实现产品内部购买及其他商品兑换;(积分兑换、红包、虚拟币)
3.荣誉体系:用户在产品某一功能中的多次累积行为,从而达到较其他人较多的行为你次数,并获得荣誉称号;(勋章、用户榜、达人)
4.粉丝体系:用户通过在产品内部的发表具有权威性及专业性的言论,被其他用户所认可,从而获得粉丝;
5.家族体系:用户通过组建团队,通过在产品内部的各类行为从而提升家族的各类荣誉;(最经典的传奇攻占沙巴克)
以上五个体系,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相辅相成,能够互相促进的。比如说粉丝体系能够促进经验成长,而经验成长能够促进虚拟币,虚拟币的获取能够提升荣誉等级,荣誉等级的提升又促进了粉丝增加,由此形成一个环路。
构建用户体系的基本方法
Step1:梳理用户贡献的表现
第一步,当然是很简单的去把业务梳理清楚,明确你的价值用户,然后在用户会产生贡献的点上,都埋下数据;接下来就要去归纳用户行为的贡献程度了。
譬如,一个内容平台,很关键的,当然是匹配你内容消费者的内容贡献者是你的有贡献用户,那么衡量他们的贡献,可能就是活跃程度(包含登录、互动、内容创作的次数)、内容数量和内容质量;一个做供需平台的,最关键的,当然是你的供需两端的活跃度和提供出来的供需总量,这个就要针对自己的业务去做梳理了.
Step2:定义权益池
要做用户体系,必然会产生「歧视」,因为你能提供的平台资源是有限的,所以必然要把更多的资源提供给高贡献度用户来交换他们的贡献。于是,权益池就一定是优先要考虑的点,怎么去归拢资源,怎么去分配这些资源,分配给谁,到什么程度。都是需要去关注的,而且是从一开始就要考虑好,原则上,权益池只能扩充,而不能削减,当然,可以替换。
Step3:划分等级
用户一定是要被「歧视」的,如果没有歧视就没办法去划分不同层次的用户去做针对性的运营。而用户的等级划分一定是要非常慎重的,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去划分等级,基于RFM的模型是可以作为参考和调节的对象。
需要说明的是,无论你建立了什么样的等级模型,一定要知道,这事儿还没有完,要继续往下走,下面的步骤很关键。
Step4:跑数据与试运行
模型建好之后,就需要按照真实数据去在后台跑一段时间,建议最短也要跑3个月,跑这么长时间的原因,是为了要看基于用户的真实动作,用户会呈现出来的分布状态,以及配合这样的分布状态,你的资源成本会变成什么样子。
可以正式上线的标准很简单:
确实能做到资源对有贡献用户的有层次的倾斜同时成本可控。
会员体系:
不同的会员等级执行的不同特权,这个特权不会因为使用了就会消耗会员体系所需的经验值或降低会员等级,注意这就是会员体系
积分体系
通过建立可消耗的积分商场、或其他可以去兑换的的产品,保证积分体系能够等同于虚拟货币流通于整个产品体系。
【用户的金字塔体系】
用户成长体系需要注意的事项:
体系应需要体现平台核心业务特色:其中的元素和机制应该尽量体现独特性,而不是套哪都能用的东西。
体系投入产出需要平衡:预防投入过大的成本,只获取微薄的收益,或没有经过精细计算的成长机制,是带领产品走向不归路的一个导火索。
经验体系需要分离:一个公司内不同的业务体系之间的成长体系和货币体系要分离开来,不同业务体系拥有不同的成长体系,可以更加灵活不受限制,运营起来更加方便。
用户需要分类:不同用户使用不同方式激励,可把用户分为新用户、普通用户、活跃用户、核心用户等。
体系可被拓展:假如等级较少,用户容易满级,这个体系就是去原有的价值和作用了。用适当的方式,实现体系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决定体系优劣的重要因素。
门槛可被进入:入门门槛太高,难度太大,容易失去激励用户的意义,开始的第一步尤其要注意不要让用户望而生畏。
激励可被感知:不能骚扰用户,但是也不能一点都不通知用户,适时地强调用户成长体系的存在感,体现不同的差异化和可展现性,用户才有动力去玩。
等级可被期待:用机制和玩法保持稀缺感,同时可考虑增加降级或下限机制:如连续12个月不发言将销号、未完成任务降级等。
“刷假”可被预防:包括每日任务只能做多少次,特定行为只计算第一次有效,重复同样内容不计数等,也是有效保证体系稀缺感的做法。
用户成长体系有哪些表现形式?
1. 积分
用户积分体系使用得最早的可能就是早期的各种BBS论坛,而这些BBS的用户积分系统也是相对完善的。作用UGC的网站平台,BBS通过积分引导用户行为,让用户更多的参与到论坛之中。现在积分体系被各种类型的网站运用得更加有效,如:腾讯的收费会员VIP等级、迅雷的积分等级系统等等都是把积分体系进行了深度优化运用的典范。
2. 虚拟货币
虚拟货币具有消耗性,可用于消费抵现、兑换、抽奖以及互动等。表现形式可能是积分、虚拟币或者一些具有平台特色的货币名称。常见的像Q币等。
3. 成长值
成长值用来计算等级的数值,一般不具有消耗性。有些等级体系的成长值会定期回收。
4. 等级
等级通常分为有效期(QQ超级会员等级、优酷会员)和无有效期(QQ 等级、游戏等级)。
5. 成就系统
成就系统区别于一般任务的货币或成长值奖励,成就系统更多是把单个简单的任务打包成一个包含多次重复某一动作的大任务。成就的表现形式有勋章、纪念卡以及称号等。
6. 排行榜
排行榜最早的发明也是因为商业目的,想借由人性的共趋性来制造商机,这点跟打折吸引消费者有着异曲同工。排行榜的前排用户平台可以给予更多奖励支持,但如果奖励丰厚,很容易引起恶意刷榜。
7. 粉丝数
粉丝量在最明显最核心的位置展示,不同粉丝量直接影响了用户在微博中的地位和话语权,粉丝数正是衡量该用户给平台带来多少价值的直观衡量。
8. 虚拟道具
虚拟道具多见于直播平台和论坛。直播平台用于兑换现金,只是虚拟货币的一种变体。更符合虚拟道具的概念的目前好像只存在各大论坛上了,通过虚拟道具可以置顶帖子,加精华、加速升级等。这些虚拟道具可以通过积分或者充值兑换。直播平台则用于美化和多样化”送钱”的概念。
.
获得成长值/积分/虚拟货币的方式有哪些?
这里说的入口是指获得成长值/积分/虚拟货币的方式。主要有新手任务、日常任务、主任务和非固定的收益。
1. 新手任务
作用:教育、引导新用户使用平台;通过用户的初次选择,获取平台想要的用户标签。
形式:绑定邮箱、选择感兴趣的话题、绑定手机、完成实名认证、上传头像、完善个人信息等其他任务。
2. 日常任务
作用:给用户一个打开app的理由,提高DAU。
形式:签到、点赞、评论、写作、跑步、听歌、分享等。
3. 主任务
作用:鼓励用户使用你的 APP的核心功能,而且是多次重复的使用。
形式:游戏的地图任务,电商平台的任务,信用卡的消费任务,音乐软件的听歌任务等。
4. 非固定收益
打赏一般是UGC平台提供给内容生产者的一种变现方式。简书等UGC平台和直播平台都采用了非固定收益服务。
成长值/积分/虚拟货币等的使用场所和使用方式
有入口就有出口,出口指的是成长值/积分/虚拟货币等的使用场所和使用方式。可以通过获得特权、积分商城兑现、消费抵现等手段。
1. 特权
特权的依据一般是等级、身份、是否付费。
2. 积分商城
积分可以用来兑换周边产品、代金券,也可以进行抽奖等。
3. 消费抵现
如京豆,上一次消费时可以获得京豆,下次消费时可以用于抵扣部分金额。有利于刺激用户循环多次消费。
dau、mau、pcu、dnu、wau、acu、uv的意思是什么?怎么分析?
DAU(Daily Active User)日活跃用户数量。常用于反映网站、互联网应用或网络游戏的运营情况。
MAU(monthly active users)月活跃用户人数。是在线游戏的一个用户数量统计名词,数量越大意味着玩这款游戏的人越多。
PCU(Peak concurrent users )最高同时在线玩家人数。
DNU日新增用户
WAU是周活跃用户数量
ACU (Average concurrent users)平均同时在线玩家人数。
UV是unique visitor的简写,是指通过互联网访问、浏览这个网页的自然人。
DAU与日UV的区别:
UV:没有时间范围限制,就是访问用户数(去重),所以一般会加上每日UV,现在一般都指PC站的访问用户数;
DAU:加了时间限制,就是指每日访问用户数(去重),现在一般都会指的是APP的日活用户数。活跃用户数跟登不登录没太大关系,但也要分什么产品,有些产品会限制登录,认为登录的用户才是活跃用户。
DAU相关指标DAU-DNU
DNU/DAU叫这个指标为活跃度指数,当然大家喜欢叫做新增用户占比。
GMV:Gross Merchandise Volume,是成交总额(一定时间段内)的意思。(流水)
RFM模型概述
RFM模型是网点衡量当前用户价值和客户潜在价值的重要工具和手段。RFM是Rencency(最近一次消费),Frequency(消费频率)、Monetary(消费金额),三个指标首字母组合
明天计划的事情:
1.开始调研做任务八
遇到的问题:
1.学到的知识需要理解,吃透
收获:以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