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4-25 21:37:36
1 468
今天完成的事情:
1.写了web个人中心的用户story
2.完成验收标准
3.任务六修改通过
4.看老大知乎live
5.看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草船云
首页:
1. 点击“用户名”可跳转至“个人主页”页面。
个人主页:
1. 点击“编辑”按钮后,可跳转至“编辑”页面。
2. 点击“我的消息”按钮后,可跳转至“我的消息”页面。
3. 点击“我的服务”按钮后,可跳转至“我的服务”页面。
编辑个人资料
1、点击用户名,跳转至”个人主页“页面;若用户没有编辑姓名,空白状态下系统默认手机号为昵称
2、鼠标触碰上传头像的方框,方框内会显示出“点击上传图片”的提示
点击头像方框,会直接打开本地文件夹,只允许上传本地图片
图片只能以 bmp、jpeg、jpg、gif 格式上传,大小5M以内,否则会显示“图片太大,无法上传”的提示,点击确定返回原页面
3、昵称输入框格式限制为2-15位汉字或字母;
用户点击输入框未输入再点击其他地方,输入框后会显示红色字体“内容不能为空”提示;输入有误,后面会出现红色字体“请输入中文或英文”提示
4、已绑定手机号无法更改,只允许绑定一次
5、邮箱输入框格式无限制
用户点击输入框未输入再点击其他地方,输入框后会显示红色字体“内容不能为空”提示;输入有误,后面会出现红色字体“请输入正确的邮箱地址”提示
6、点击取消直接跳转至个人主页页面
7、点击保存直接跳转至个人主页页面
修改密码
1、点击用户名,跳转至”个人主页“页面;若用户没有编辑姓名,空白状态下系统默认手机号为昵称
2、输入当前密码即可,输错不会显示,直接是隐藏的,不会显示
3、密码设为6-14个字母或数字,直接隐藏,不会展示
密码不合规,下方会出现红色字体“*密码长度不小于6”提示
4、输入确认密码即可,输错不会显示,直接是隐藏的,不会显示
5、输入正确格式,提示按钮会变为蓝色,点击直接保存;输入格式不对,提示按钮时浅灰色,不可点击
明天计划的事情:
1,画流程图
2. 画原型图
遇到的问题:
紧张度不够,日渐松懈,院里装修心一下就松了,明天重新调整,好好做....
收获:(通过今天的学习,学到了什么知识)
如何找到真正的需求
作为产品经理,我们要做的就是寻找用户需求,遵循一些用户的规则和体系,转换成互联网标准的语言交给开发人员。那么什么是用户需求?用户需求又该怎么样获取?这些就是本次分享的主要内容。
一、 什么是需求?
产品经理是一个行业的产品经理,可能是金融、教育、O2O、社交等,产品经理一定要先懂行业需求再去寻找痛点(线上线下等各种使用过程中体验不好的点),其中,那些用户愿意付款的痛点即需求
对于产品经理来说,产品设计的目标主要有两点:用户愿意为之付费 和用户使用频率高 ,其中包含两个含义,一个是需求痛点的价值点在哪里,另一个是拥有痛点的人群量有多少,这也是产品经理经常讲到的刚需。
和刚需对应的是痒点和伪需求,就是说,一个需求看起来有用,但是设计出来反而没人使用,该怎么样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二、 不要使用调查问卷和问询寻找需求
有人说,那我是不是可以先通过调查问卷或者问询的方式来进行规避,直接询问用户是否需要不就好了,实际上这种方式存在很多问题。
1. 用户描述和想法是不一致的。跟用户沟通需求时,用户说出来的可能是结果,我们还要去挖掘背后的想法和意义,用户可能说自己需要一个杯子,但可能实际上他们需要的是一杯水。
2. 用户当时提到的需求未必是最终想法。用户在看到产品之前认为自己可能会喜欢,当时的认知不代表最终产品需要。每个人看待问题都有一定的认知障碍和时间限制。
3. 用户不一定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内容。很多需求在用户的设想的时候都是模糊不清的,只有在使用的时候,用户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4. 用户很多需求是隐藏的。用户可能自己也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
![]() |
三、通过观察用户来获取需求
不要去询问用户,而要观察用户,行动不会说谎,不要去问用户是否喜欢,而要通过用户行动来进行判断。有句话叫做“用脚投票”,把东西做出来之后,如果用户喜欢那就是没问题,不喜欢就是有问题。
那我们是不是一定要先把产品做出来之后再去观察用户行为?
最好的方式是Mvp,最小可行化验证方式,用最快最简单的方式给用户提供服务,观察用户行为,直接看用户反馈。
四、陌生行业该如何快速了解行业需求
1. 和专家聊天,行业的专业人士一直在行业中,始终知道行业的需求在哪里,他们的观点是我们参考和学习十分重要的内容。
2. 接触用户,保持和用户在一起。用户遇到的问题是我们应该重视的问题,遇到的用户群体越大,程度越急切,需求越迫切。
3. 观察同行网站,观察他们的数据。
四、小结
不要做调查问卷,一定要先假定自己是错的,认为用户可能需要,再去做产品去实施,最后观察用户行为验证,看用户是否愿意为之付费,是否会高频使用,来确定需求是否正确。切记要始终保持和用户在一起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