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4-24 20:49:37

2 554


今天完成的事情:

1.完成web调研PPT 

2.修改任务六

3.查看其他师兄日报



明天计划的事情:

1. 完善调研PPT

2. 用户story

3. 写验收标准

遇到的问题:

1. 我调研的好像少了很多。。。。要把少的补上吗?下面是别人写的


 

收获:

了解个人中心

APP界面设计当中,为什么喜欢把头像设计成圆形

第一:从感受与认知方面考虑
1.方形太无趣了。
2.大脑可较轻易的处理圆形内的信息,减少认知的压力。
3.相较于方形,圆形更柔性、有机、安全、顺眼、现代与友善,也更能与他人情感交流。
4.更有关注的感觉,例如想到望远镜或放大镜的视野。
5.大多照片的四周都是无意义的背景或信息,圆形可以将其切除。
6.通常拍照会把“人”摆在中心,而圆形中心到四周距离都一致,可让脸更突出。
7.方形的对角线比边缘还长,用户目光易延伸出去;圆形半径长皆一致,用户可花更少时间在理解内容,眼球也较不需要移动。如下图:
 
第二:从设计视觉角度考虑
1.视线在方形的焦点有5个(四个角+中心),而圆形只有一个(中心)
2.圆润的线条或角度,可让视线自然的追随与运动,不会像看到90度角而停顿下来。
3.在扫视的情况下,使用圆形可协助使用者辨识或区分是否为内容,因为内容通常会置于用方型容器,例如文字、照片或专辑等。
第三:从产品定位角度考虑
比如微博头像是圆形的、微信的头像是圆角方形的。源于对APP产品的深刻理解。
外圆内方,是一种做人的态度,外圆是一种手段,我们需要与他人连接,做事情就需要一种处事圆滑,八面玲珑一般能够在大场面混的很好的,内方呢,其实是我们自己做事做人内心的标尺,也就是我们自己的认知,是我们所认定的不会变的东西,目标,初心不变,变的是通向目标的方法,内方更多的是自己内心的操守,不为外界所变动的部分。
微博作为一个社交媒体,在信息洪流中,我们要做到圆融,才能更方便的与圈子融合,微信朋友圈作为熟人的社交场子,更多的是展示个性,释放自我,代表着的是自己的能能量。
 
第四:其他方面的因素决定
1.行动装置普及后,因圆形与手指按压在屏幕上的形状类似,而被广泛的使用。
2.其实人类早就有这样的应用,例如将人物应用于圆形硬币与圆形艺术画中。
3.只是一个设计的风潮,刚好流行到“圆形”这个周期。
4.很多准则或模板都只提供圆形版本。
5.现在的CSS3技术让圆角(圆形)轻易实现且各浏览器也几乎都有支持。

二、个人中心页面从思考到设计全过程 

1、个人中心是什么

个人中心是APP中所有功能点的集合入口,在这里可以查看个人资料、个人相关信息、以及其他相关功能界面等。

2、个人中心与个人主页的区别:

个人中心是个人信息和功能的集合入口,我们通常叫“我的”,只有用户自己能看到;而个人主页展示我发布的动态等

3、个人中心设计的目的:

      个人信息的展示(让用户进来就知道这是我的个人中心,而不是张三或李四的。)

      功能入口设计(功能入口可是个人中心页面主模块,清晰的展现方式可以帮助用户高效实用)

      突出核心功能入口(突出核心功能入口,比如电商APP中我的订单是用户常用入口,因此该模块需要将其突出设计,拉开和其他功能入口的差异,帮助用户快速操作。)

4、功能入口的设计:

列表式:是最常见的展现方式。其优势是层次展现清晰,灵活性高,方便信息后期扩展列表式;其缺点是,如果同级过多时,容易产生疲劳;视觉样式弱,视觉区分层级较差;只能通过排列顺序、颜色来区分各入口重要程度。

         使用场景:多用于工具类和阅读类的APP中,不适合电商类功能模块较为复杂的APP中。

宫格式:宫格式也就是将页面划分为若干相同的区块,相关联的可分为一个区块,其优势是可以强化功能操作;页面视觉效果更好。其缺点是在层次上不如列表式清晰简洁,会增加用户使用成本;另外不利于后期扩展,会出现一行只有一个功能入口的情况。

         使用场景:由于其视觉效果好,可以强化功能操作,因此我们看到很多电商、外卖、团购、短视频等都采用该展现形式,同时对于一些功能入口较少的APP,采用宫格式也可以让整个界面效果更丰富





返回列表 返回列表
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