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4-20 20:39:01

1 785


今天完成的事情:


改任务

补剩下的深度思考


明天计划的事情:




遇到的问题:




收获:


把板块细分,修改修改


 

为什么要区分开发,测试,线上三个环境,三个环境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分别由谁来主导


开发人员,测试人员,用户·

开发环境:开发环境是程序猿们专门用于开发的服务器,配置可以比较随意,为了开发调试方便,一般打开全部错误报告。

测试环境:一般是克隆一份生产环境的配置,一个程序在测试环境工作不正常,那么肯定不能把它发布到生产机上。

生产环境:是值正式提供对外服务的,一般会关掉错误报告,打开错误日志。

三个环境也可以说是系统开发的三个阶段:开发->测试->上线,其中生产环境也就是通常说的真实环境。



Bug的优先级是什么?一般会分成几个级别,分别对应什么含义?


紧急

² 程序无法运行的错误

² 测试无法执行的错误



非常高

² 链接错误

² 前后模块不一致

² 需求问题

² 实现与需求不符

² 出现调试代码

² 功能性错误

² 程序性能低下

² 程序引起的安全问题

 

² 页面格式错误

² 文案错误

² 图片错误

² 兼容性错误

² 校检错误

 

² 关联性错误

² 配置问题

² 功能易用程度低

 

² 合理建议

² 遗留问题

² 暂时无法实现技术问题




Bug的生命周期是怎么样的?什么情况下应该是Reopen?什么情况下去Close?

 New:(新的)   当某个“bug”被发现的时候(第一次),测试人员需要与项目负责人沟通以确认发现的的确是一个bug,如果被确认是一个bug,就将其记录下来,并将bug

 的状态设为New 

 

Assigned(已指派的) 当一个bug被指认为New之后,将其将给开发人员,开发人员将确认这是否是一个bug,如果是,开发组的负责人就将这个bug

 指定给某位开发人员处理,并将bug的状态设定为“Assigned”

 

Open(打开的) 一旦开发人员开始处理bug的时候,他(她)就将这个bug的状态设置为“Open”,这表示开发人员正在处理这个“bug”

 

 Fixed(已修复的)当开发人员进行处理(并认为已经解决)之后,他(她)就可以将这个bug的状态设置为“Fixed”并将其提交给开发组的负责人,然后开发组的负责人将这个bug
 返还给测试组

 

 

Pending Reset(待在测试的)

 当bug被返还到测试组后,我们将bug的状态设置为“Pending Reset”

 

 Reset(再测试) 测试组的负责人将bug指定给某位测试人员进行再测试,并将bug的状态设置为“Reset”

 

 

Closed(已关闭的)

 如果测试人员经过再次测试之后确认bug 已经被解决之后,就将bug的状态设置为“Closed”

 

 

 

Reopen(再次打开的)如果经过再次测试发现bug(指bug本身而不是包括因修复而引发的新bug)仍然存在的话,测试人员将bug再次传递给开发组,并将bug的状态设置为“Reopen”

 

 

Pending Reject(拒绝中)如果测试人员传递到开发组的bug被开发人员认为是正常行为而不是bug时,这种情况下开发人员可以拒绝,并将bug的状态设置为“Pending Reject”

 

 

Rejected(被拒绝的) 测试组的负责人接到上述bug的时候,如果他(她)发现这是产品说明书中定义的正常行为或者经过与开发人员的讨论之后认为这并不能算作bug的时候,发组负责人就将这个bug的状态设置




什么是测试用例,为什么要写测试用例,测试用例中的前置条件是什么?预期结果是什么?一个登录注册的小模块,正常来讲,应该有多少个测试用例?

测试用例(Test Case)是为某个特殊目标而编制的一组测试输入、执行条件以及预期结果,以便测试某个程序路径或核实是否满足某个特定需求。

目的:

⒈指导测试的实施

测试用例主要适用于集成测试系统测试和回归测试。在实施测试时测试用例作为测试的标准,测试人员一定要按照测试用例严格按用例项目和测试步骤逐一实施测试。并对测试情况记录在测试用例管理软件中,以便自动生成测试结果文档。

根据测试用例的测试等级,集成测试应测试那些用例,系统测试和回归测试又该测试那些用例,在设计测试用例时都已作明确规定,实施测试时测试人员不能随意作变动。

⒉规划测试数据的准备

在我们的实践中测试数据是与测试用例分离的。按照测试用例配套准备一组或若干组测试原始数据,以及标准测试结果。尤其象测试报表之类数据集的正确性,按照测试用例规划准备测试数据是十分必须的。

除正常数据之外,还必须根据测试用例设计大量边缘数据和错误数据。

⒊编写测试脚本的"设计规格说明书"

为提高测试效率,软件测试已大力发展自动测试。自动测试的中心任务是编写测试脚本。如果说软件工程中软件编程必须有设计规格说明书,那么测试脚本的设计规格说明书就是测试用例。

⒋评估测试结果的度量基准

完成测试实施后需要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估,并且编制测试报告。判断软件测试是否完成、衡量测试质量需要一些量化的结果。例:测试覆盖率是多少、测试合格率是多少、重要测试合格率是多少,等等。以前统计基准是软件模块或功能点,显得过于粗糙。采用测试用例作度量基准更加准确、有效。

⒌分析缺陷的标准
通过收集缺陷,对比测试用例和缺陷数据库,分析确证是漏测还是缺陷复现。漏测反映了测试用例的不完善,应立即补充相应测试用例,最终达到逐步完善软件质量。而已有相应测试用例,则反映实施测试或变更处理存在问题。



什么是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又称品牌经理,既有一套完善的营销运作制度,还是博大精深的营销操作。举凡产品从创意到上市,所有相关的研发、调研、生产、编预算、广告、促销活动等等,都由产品经理掌控。  

产品经理除了认真搜集用户的新需求、竞争产品的资料以及研究产品的发展趋势等外,其任务还包括:倾听用户需求;负责产品功能的定义、规划和设计;做各种复杂决策,保证开发队伍顺利开展工作及跟踪流程错误等。总之,产品经理要从产品研究、开发、生产直至品牌建设和管理都要参与其间。




返回列表 返回列表
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