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4-13 20:27:06

1 541


今天完成的事情:

1.提交任务五,学习任务六

2.了解后台管理模块,账户管理、角色管理、模块管理

3.写了用户story,功能需求表,画了脑图


遇到的问题:

1.角色管理是对角色对应的权限修改,账号管理是对整个后台体系进行管理,账号管理包含角色管理?
收获:

正确的后台划分子系统的方式应该是按照业务流程来划分,以"事"为线索贯穿系统。
1.首先在构件图中两个最重要的概念构件和接口对应着事件和流程,接口与接口之间只存在实现(代表这个流程由这个事件提供的)和使用(代表这个事件要使用这个流程)这两个关系。理解了这一概念之后就可以对事与事,事与流程,流程与流程之间进行连接。
2.需要把功能不同的模块划分成构件,同时确定构件与构件之间的接口,也就是开始绘制构件图。
3.进行主题域范围的明确,界定每个主题域内进行的功能以及相关的事件。在一些书籍中也把这个关系成为上下文关系,即主题域与功能之间父级与子级的概念。
(对于研发管理子系统而言,其他的客服管理,财政管理都属于是客户关系。他们对于研发关系系统属于消费者的动作。)
通过以上三步可以把一个系统大致的框架搭建起来。这样搭建的好处在于系统的业务流程很清晰,无论是对于研发还是使用者而言都是有好处的,每个人都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事情。
上述分析方法是徐峰老师提出的SERU需求分析法中关于主题域确定,也就是系统框架结构确定的第一步,这也是设计一个系统最根基的地方,然后才是去考虑更细化,更精准的业务流程设计。把根基打好再去做子系统内部的规划就变得比较简单。对于一个系统,在设计时一定要有“自上而下”的思想,从最大的环境去考虑问题,这样才不会在后期规划中因为突然插入的东西变得混乱。


后台管理主要是用于对网站前台的信息管理,如文字、图片、影音、和其他日常使用文件的发布、更新、删除等操作,同时也包括会员信息、订单信息、访客信息的统计和管理。简单来说就是对网站数据库和文件快速操作的管理系统。
账户管理:对整个后台的账户体系进行管理,可以进行编辑、删除或增加账户的操作。编辑可以对账户的用户名、密码、角色进行修改。
ID:它与账户是一对一的,通过ID可以找到对应的账户;
用户名:在后台管理系统中用于登录识别对应的账户,可以使用汉字、字母等组成。
编辑:对账户列表中的账户进行修改,可以更改账户的密码和角色;
新增:相当于开户,可以手动添加新账户到管理员列表;
删除:对某一账户进行删除操作,删除后的账户无法再登录后台管理系统。
用户管理与账户管理的区别:
用户管理主要是对外账户的管理,即前台注册用户,对内部管理员账户没有操作权限,一般就只是修改用户的数据的功能。
后台的账户管理可以对整个后台的账户体系进行操作。
 角色管理的编辑就是对角色对应的权限进行更改,删除就直接删除该角色,在创建新账户时就不能再使用这个角色。
模块管理可以对平台的功能模块进行管理。它能对功能模块进行新增、编辑、删除、分类、移动的操作。
名词解释:
ID:它与模块是一对一的,通过ID可以找到对应的模块;
url:网址,可以是域名也可以是IP地址,在后台模块管理中,它的组成结构为资源类型、存放资源的主机域名、资源文件名;
父节点:父节点在数据库管理中的数据模型中,早期阶段的层次模型和网状模型中,一个属性如果有上一级,则称这个上一级是它的父结点,如果没有上一级,则这个属性则无父结点;
icon:图标,对模块选项进行装饰;
排序:对模块列表中的模块进行排序。
模块管理的操作说明::编辑就是对模块url、名称、url、父节点等进行编辑,新增就是添加新的模块,需要对它的属性进行设置;删除就是直接删除该模块。




返回列表 返回列表
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