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2-24 20:56:19
1 639
今天完成的事情:
了解了任务二涉及到的知识点,步骤一的ppt刚有点思路但是还没开始着手
明天计划的事情:
完成任务二的步骤1、2
遇到的问题:
今天开了新任务,师兄不在,新任务理解起来略微困难,读起来很简单,但是完全不知道从哪下手,ppt具体要做什么,于是先分析了新任务里的知识点,查阅了部分资料先尝试理解知识点,到了晚上ppt终于有点思路了,打算明天做完ppt,争取story一起完成
收获:(通过今天的学习,学到了什么知识)
1.用户story:用户故事,意思是来描述用户渴望得到的功能
1.1用户story的描述方式:作为一个<角色>,我想要<活动>,以便于<商业价值>
其中角色指的是谁要使用这个功能,活动是需要完成的功能或目标,商业价值就是该功能的价值
eg:作为一个“淘宝卖家”,我想要“统计店里每周每件货的销售量”,以便于“我能进行商品上新种类和数量的调整”(自己尝试写的story,有问题麻烦师兄帮忙指出)
P.S. 描述方式一定不要使用技术性语言,要用用户可以理解的语言描述
1.2用户story的特点
a.独立性,每个story都是独立的,区别于其他story。个人认为是为了功能的独特性,不会出现功能上的重复
b.可协商性,story的内容必须的可协商的
c.有价值的,必须对客户具有价值,这个客户不仅仅包括用户
d.可以估算性,开发团队需要去估计一个用户故事,以便确定优先级
e.短小,为了保证在敏捷开发中的每个sprint或迭代中完成,如果完不成,一定意义讲就相当于回归了传统开发,得不偿失。
f.可测试性
2.调研
要根据用户五要素进行调研: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
战略层:能给企业带来什么,能给用户带来什么(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
范围层:有一个明确的想法,什么是产品需要的,什么是不需要的,最好不要出现模棱两可的边界功能,十分鸡肋,当然,完全不需要的就更不能出现了
结构层:一定要考虑好各个功能上下级的关系,做出来的产品才能有序而整洁,但是结构层不仅要考虑信息结构的问题,还要考虑到交互设计,产品的一些功能要注意配合用户的使用习惯
框架层:主要是完成一些细节,解决各项设计与用户的互动问题
表现层:视觉设计
3.痛点
痛点是对于用户尚未被满足的,但是有被广泛渴望的需求,光是找到未被满足的需求是不够的,紧迫性才是痛点的重点,紧迫性越高,痛点越痛,产品被需要的机会也就越大。痛点不是任务二的知识点,但是在我看来,调研本质上就是带着想法在寻找该想法下的“用户痛点”,为想法寻找一个用户最急切的需求来变成产品
今天的日报里面夹杂了很多自以为的理解,不知道是否正确,有问题希望师兄帮忙指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