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8-12-05 23:40:35
3 607
今天完成的事情:
一、编写测试用例
二、查找学习剩余深度思考
明天计划的事情:
一、任务一收尾完剩余工作
二、开始任务二的学习
遇到的问题:
一、测试用例得测试标识是什么?
二、测试用例得测试类型是什么?
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学到了什么知识)
// 2.如何做需求分析?
暂未深入理解,留待明天解决。
// 4.边界测试,功能测试,冒烟测试,黑盒测试,自动化测试,回归测试,性能测试的含义分别是什么,应该谁来主导,原因是什么?
暂未深入理解,留待明天解决。
// 5.Bug如果长时间未得到解决,应该怎么处理?做为PM,是否应该推动Bug的解决,如果PM成Bug的推动者,会不会导致开发人员越来越不主动?
暂未深入理解,留待明天解决。
// 6.怎么样判断Demo是否应该通过?
暂未深入理解,留待明天解决。
// 7.常用的Bug管理工具有哪些,互相之间有什么差别,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暂未深入理解,留待明天解决。
测试用例具体属性及编写规范:
一、用例编号
由字符和数字组合成的字符串,测试用例编号应该具有唯一性、易识别。
如系统测试的用例编号格式为:产品编号-ST-系统测试项名-系统测试子项名-xxx。(备注:每个公司对于用例书写的规则不尽相同,具体细则还需要参考公司配置命名规范)
二、所属模块
当前测试用例所在的测试大类或被测试需求、被测的模块、被测单元等
三、用例标题
描述简洁清晰,无歧义,要用概括的语言描述出Case的关注点,且每个用例的标题不可重复。
四、优先级
一般分为高、中、低。特殊项目可以自定义优先级别,目的是用例执行人员可参照此来安排执行时间。
也有以数字标记。
五、前置条件
执行当前测试用例时需要的前提条件,若不满足此前提条件,则无法执行后边的测试步骤。前置条件并不是每个用例都需要的,视情况而定。
六、输入数据
测试用例在执行过程中需要输入的外部数据。依据用例具体情况,通常包含有手工录入、文件、DB记录等。
(本次编写测试用例就没有这一项)
七、操作步骤
执行当前测试用例需要的操作步骤,通常要明确的给出每个步骤的详细描述,用例执行人员需根据该步骤完成用例执行。
八、预期结果
当前用例的预期输出结果,包括返回值的内容,以及界面的响应结果,输出结果的规则符合度、数据库等存储表中的操作状态等。
九、实际结果
测试得出得实际效果,与预期结果相比有无不同。不同即是bug,以bug严重情况标记红色或者橙色。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