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8-11-12 23:23:06

1 743


今天完成的事:

今天完成了任务八第三个页面的布局吧,还有动画效果没有做。


明天计划的事:明天要彻底完成第三个页面


遇到的问题:

一开始直接做的时候对表格不是太了解 合并遇到了问题  如图


解决办法:

表格由 <table> 标签来定义。每个表格均有若干行(由 <tr> 标签定义),每行被分割为若干单元格(由 <td> 标签定义)。字母 td 指表格数据(table data),即数据单元格的内容。数据单元格可以包含文本、图片、列表、段落、表单、水平线、表格等等。如果不定义边框属性,表格将不显示边框。有时这很有用,但是大多数时候,我们希望显示边框。表格的表头使用 <th> 标签进行定义。

  • thead ---------表格的页眉
  • tbody ---------表格的主体
  •  tfoot ---------定义表格的页脚

thead, tbody, tfoot 相当于三间房子,每间房子都可以用来放东西。

<tr> </tr> 这个标签就是放在三间房子里面的东西,每一个 <tr> </tr> 就是表格一行。

表格的每一行被分为一个个单元格。

每一个单元格就是用来存放数据的,这个数据分为两种:一,数据的名称;二,数据本身。

用 <th></th> 表示数据的名称(标题) ,




收获:

制作一个表格。

如上图的表格:tr 是行数,td 是单元格数,th 是标题性质的 td

确定 tr 和 td(th 同 td)的方法:

1、从上到下,最细分到几行便是几个 tr

2、如上是三种基本单元格形式。A 是基本单元格,其余的变种都是基本单元格合并而成。B 是合并上下单元格组合而成,

C 是合并左右单元格。合并后的 B 种单元格算到第二行第一个单元格中,C 种单元格算到第四行第一个单元格中(按上表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算),所以第一行 6 个 td,第二行 6 个 td,第三行 5 个 td,第四行 1 个,第五行 6 个 td,第六行 5 个 td。

合并后用 colspan 和 rowspan 来标示 B 和 C 变种单元格是横向还是纵向吃了几个单元格(算他自己)

3、第四种变种单元格是又横向又纵向合并,这个时候同时标示 rowspan 和 colspan(空格隔开)

合并后的单元格归属原则都是左上原则,即下归上,右归左,越往左上角越优先



返回列表 返回列表
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