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6-08-29 08:52:34
3 2044
今天完成的事情:
整理以前的学习资料
梳理艾燕窝项目
明天计划的事情:
看spring rmi
了解自定义taglib标签的使用
看java基础知识
了解任务5相关的知识点
遇到的问题:
暂无
收获:
后端的前后台的理解(不知道理解是否正确)
前台:给前端展现使用(用户使用)
后台:不给前端页面展现(管理员使用)
关于艾燕窝中group.xml
在group.xml定义了两个数据源(以下是两个数据源的不同点)
idCenterDS
defaultBatchValue:触发查询操作的批量请求值 设置为1000
common_aiyanwo
maxActive="50" 最大连接数为50,即池中最多50个链接(包括被使用和未被使用的)
maxIdle="50" 最大空闲连接数
maxWait="10" 最大等待时间为10毫秒,如果超过则抛出异常。maxWait为-1,表示无限期等待,不会抛出异常。
这么一看就很明显了。我说下我的理解(不知道是否正确,明天问问培宇大师兄)
idCenterDS和common_aiyanwo的区别是不同的数据库使用方式,即service提供的服务响应速度会有区别。
查了一堆资料,这些应该和c3p0连接池、事物管理、监听器、策略模式(定义一系列的算法,把每一个算法封装起来,
并且使它们可相互替换。本模式使得算法可独立于使用它的客户而变化)有关系。
c3p0 事先建立一些有效的数据池连接,艾燕窝中使用的是
事务管理 多次或者多并发的时候应该使用事物管理,多条sql语句一次提交(例如保证借贷平衡)。
监听器 昨天看到applicationContext是靠监听器监听来初始化整个web项目的bean,所以觉得这里应该也和监听器有关
策略模式 group.xml配置了两种数据源,应该是为了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
疑问:
1、以上我的理解是否有误?
2、idCenterDS和common_aiyanwo适用的情况各是什么?
3、idCenterDS和common_aiyanwo在哪定义配置使用的?
今天感觉大部分时间不务正业,纯属为了满足好奇心。
好想念康总啊,康总去哪儿了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