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8-06-11 11:15:32
1 819
今天完成的事情:敏捷开发流程理解。框架知识学习,看了下需求文档
一、story讲解
由产品讲解story,并且定义出优先级,关联需求,后续开发根据优先级进行开发
二、人员划分
根据产品原型,按照模块划分相关负责人
三、做方案设计、定义接口文档(2-3天)
前端后端相关人员一起,对照原型,根据模块及页面大概定义出接口
四、方案设计(1小时-1天左右,根据模块大小定义时间)
后端根据原型以及定义的接口,做好方案设计
五、方案评审(2-3小时) 六、禅道拆分(1-2小时)
按照优先级顺序,在禅道拆分自己的任务,单个任务最多不要超过4小时,即拆分要详细
七、开发
八、阶段测试
与开发并行,每天至少发布一次代码到开发环境,并且保证发布完之后程序没问题
九、性能测试和coderevivew(1天)
对每个接口做好性能测试
十、压力测试
压测报告
十一、 Demo 十二、 发布测试环境、集成测试(2-3天)
禅道上建立bug,测试出bug,指派给相关人员修改
十三、发布线上环境,同时停止开发环境和测试环境
十四、线上监控
敏捷开发的理解、
敏捷开发流程采用迭代式开发
增量交付
开发团队和用户反馈推动产品开发
持续集成
开发团队自我管理
配置文件中心管理成果-github上配置文件
把程序中的配置文件注释
#server.port= 8089
#server.tomcat.uri-encoding= UTF-8
#spring.http.encoding.force= true
#spring.http.encoding.charset= UTF-8
#spring.http.encoding.enabled= true
#
##数据库
#spring.datasource.url= jdbc:mysql://localhost:3306/testdd?useUnicode=true&characterEncoding=utf8
#spring.datasource.username= root
#spring.datasource.password= 123456
#spring.datasource.driver-class-name=com.mysql.jdbc.Driver
#spring.datasource.type=org.apache.commons.dbcp2.BasicDataSource
#spring.datasource.dbcp2.initial-size= 50
#spring.datasource.dbcp2.max-idle= 50
#spring.datasource.dbcp2.min-idle=5
#spring.datasource.dbcp2.max-wait-millis=10000
#spring.datasource.dbcp2.validation-query= SELECT 1
#
#
##jsp
#spring.mvc.view.prefix=/WEB-INF/pages/
#spring.mvc.view.suffix= .jsp
启动运行后获取到数据说明成功,
页面访问ok
明天计划的事情:接着完善框架知识,学习svn
遇到的问题:重置idea
收获:完善框架的配置文件中心,敏捷开发流程,框架ok,很满意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