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8-05-21 20:02:08

2 693


今天完成的事情:(一定要写非常细致的内容,比如说学会了盒子模型,了解了Margin) 

1.修改注册优化流程方案
明天计划的事情:(一定要写非常细致的内容) 

1.继续修改
遇到的问题:(遇到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 

需求里的教材,资讯什么的内容怎么设计
收获:(通过今天的学习,学到了什么知识)

如何对待别人给自己的反馈或者建议?

1.将信息归为辅助性反馈

在反馈中,一些属于评估型反馈(“你的等级为4”),一些属于辅导型反馈(“你可以按以下方法提高”),两者都很重要。

评估型反馈能反映我们现在的处境和需要达成的目标。辅导型反馈能帮助我们学习和提高,让我们更上一层楼。

当领导告诉我们不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做,而是采用另一种做法,到底领导是在提供善意的辅导,还是在间接批评自己的想法?当内心存疑时,人们往往会朝最坏的方向想,连他人善意的辅导也能当成是对自己的评估。如果我们觉得别人在批评我们,很容易引发焦虑感将让我们无法学习。所以我们尽可能将信息归为辅导型反馈。

我们需要学习把反馈看成一种从新视角下得出的建议,而不是别人对我们以往表现的控诉。

2.分析反馈的内容

通常我们无法立即判断反馈是否正确或有帮助。

因此在决定是否接受反馈前,我们应该先分析一下反馈内容,并更好地理解反馈。

当我们不再火急火燎地做判断,而愿意花时间思考反馈的深层原因和意义,那么无论是否接受反馈,我们都能就最好的做法与对方展开深层的探讨。

3.主动寻求反馈

如果是主动征求而来的反馈,这些信息通常不易引发我们的情绪。

研究表明:那些主动征求批评意见的人(也就是说,他们不是在变相讨表扬),往往在业绩表现上更出色。

这样做除了能让我们明白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也能影响他们对自己的观感。

主动征求建设性批评既能表现我们的谦卑,也能展现我们的敬意和追求卓越的热忱,可谓一箭多雕。

4.勇于试验反馈

在我们努力征求反馈并试图理解反馈的内容后,可能仍然不易辨清哪些反馈对我们有益,哪些没有。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小试验进行测试(试错)。

虽然我们可能不确信某项建议是否可行,但如果尝试的风险小于可能获得的收益,那就值得一试。

当别人给建议的时候,尝试一下。

如果有效,那就太好了。

如果无效,我们可以再试试,或稍微调整一下,或干脆结束实验。




进度:真实项目

任务开始时间:2018.5.20

进度:官网注册优化

任务预期dome时间:2018.5.22

是否有延期的风险:延期一天

禅道地址:http://task.jnshu.com/zentao/project-task-612.html



返回列表 返回列表
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