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8-04-23 21:00:03
1 831
今天完成的事情:提交任务五 开始学习LoadRunner
明天计划的事情:熟悉LoadRunner的基本操作
遇到的问题:
收获:
性能测试:
性能测试 (褒义词) 并发测试
负载测试 配置测试
压力测试 可靠性测试
性能测试(褒义词):通过模拟生产运行的业务压力量和场景组合,测试系统的性能是否满足生产性能要求。
目的:验证系统是否有系统宣称具有的能力
负载测试:通过在被测系统上下不断加压,知道性能指标达到极限。
目的:找到系统处理能力的极限
压力测试:测试系统在一定饱和状态下,系统能够处理的会话能力,以及系统是否会出现错误。
目的:检查系统处于压力性能下时,应用的表现
并发测试:通过模拟用户并发访问,测试多用户并发访问同一个应用。模块或者数据记录时是否存在死锁或其它性能问题
目的:发现系统中可能隐藏的并发访问时的问题
配置测试:通过对被测试的系统的软硬件环境的调整,了解各种不同对系统的性能影响的程度,从而找到系统各项资源的最优先分配原则
可靠性测试:再给系统加载一定业务压力的情况下,使系统运行一段时间,一次检测系统是否稳定
目的:了解各种不同因素对系统性能影响的程度
LoadRunner是一种预测系统行为和性能的负载测试工具,通过模拟实际用户的操作行为进行实时性能监测,来帮助测试人员更快的查找和发现问题。
loadrunner的功能:
轻松创建虚拟用户
创建真实的负载
定位性能的问题
分析结果 精确定位问题所在
重复测试 保证系统发布的高性能
LoadRunner提供了3大主要功能模块,既可以作为独立的工具完成各自的功能,又可以作为LoadRunner的一部分彼此衔接,与其他模块共同完成软件性能的整体测试,这3大模块分别是
l Virtual User Generator —— 用于录制性能测试脚本
l LoadRunner Controller—— 用于创建、运行和监控场景
l LoadRunner Analysis —— 用于分析性能测试结果
LoadRunner 常用术语:
场景(Scenario):即测试场景,在LoadRunner的Controller部件中,可以设计与执行用例的场景,设置场景的步骤主要包括:在Controller中选择虚拟用户脚本、设置虚拟用户数量、配置虚拟用户运行时的行为、选择负载发生器(Load Generator)、设置执行时间等。
负载发生器(Load Generator):用来产生压力的机器,受Controller控制,可以使用户脚本在不同的主机上执行。在性能测试工作中,通常由一个Controller控制多个Load Generator以对被测试系统进行加压。
虚拟用户(Virtual User/Vuser):对应于现实中的真实用户,使用LoadRunner模拟的用户称为虚拟用户。性能测试模拟多个用户操作可以理解为这些虚拟用户在跑脚本,以模拟多个真正用户的行为。
虚拟用户脚本(Vuser script):通过Vuser Generator录制或开发的脚本,这些脚本用来模拟用户的行为。
事务(Transaction):测试人员可以将一个或多个操作步骤定义为一个事务,可以通俗的理解事务为“人为定义的一系列请求(请求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在程序上,事务表现为被开始标记和结束标记圈定的一段代码区块。Loadrunner根据事务的开头和结尾标记,计算事务响应时间、成功/失败的事务数。
思考时间(Think Time):即请求间的停顿时间。实际中,用户在进行一个操作后往往会停顿然后再进行下一个操作,为了更真实的模拟这种用户行为而引进该概念。在虚拟用户脚本中用函数lr_think_time()来模拟用户处理过程,执行该函数时用户线程会按照相应的time值进行等待。
集合点(Rendezvous):设集合点是为了更好模拟并发操作。设了集合点后,运行过程中用户可以在集合点等待到一定条件后再一起发后续的请求。集合点在虚拟用户脚本中对应函数lr_rendezvous 。
事务响应时间:事务响应时间是一个统计量,是评价系统性能的重要参数。定义好事务后,在场景执行过程和测试结果分析中即可以看到对应事务的响应时间。通过对关键或核心事务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以定位是否存在性能问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