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8-04-12 21:51:24
1 863
今天完成的事:
做了网站的登录注册忘记密码的调研PPT见成果链接
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官网上看了一些关于登录注册的资料
一个产品该如何识别自己的用户?
主要分类两种场景:登录前、登录后
登录前:
大部分产品登录前是可以使用很多功能的,今天调研的软件貌似不登录都能使用部分软件,解决方案主要是取决于用户使用的平台。如果使用的是浏览器,主要的方法是通过cookie。如果是移动设备,则可以使用设备ID,比如Android的device ID,iOS的IDFA。当然,如果是微信平台,也可以使用微信的OpenID。
登录后:
使用的第三方ID(注册时的手机号,邮箱)。最推崇的做法是使用自己的一个user ID。所有的产品功能如果需要识别用户身份,也都应该用user ID进行识别。同时,手机号,注册邮箱、第三方账号等其他关联信息,都应该可以和这个user ID进行关联。这样能最大程度保证账号体系的稳定性和扩展性
关于登录流程
不同类型的产品甚至同一产品所需的权限不同,导致不同的产品需要用户进行登录操作的节点不同,有些产品可能需要用户先进行登录然后才能使用产品使用的服务,而有些产品可以在未登录状态下使用部分功能,登录后使用全部的产品功能服务。
如:能浏览再登录的:京东、淘宝、美团等
能使用部分功能,登录后使用更多功能的:知乎、简书等
必须登录才能使用的:微信,QQ、陌陌、百度网盘等
需要登录后才能继续使用产品功能服务
社交产品的核心一般围绕用户身份,用户关系进行所有没登录就没身份信息,也无法像用户提供产品服务
网盘邮箱等个人信息工具类产品,因涉及到个人隐私信息及围绕隐私信息展开的功能服务,在没获取到用户身份信息时也无法提供产品服务
不需要登录可以先使用部分功能的
一般是电商和020类产品,知乎简书等社区产品
电商类最重要的就是最后的结果,也就是下单成功率,所有在这之前尽量不去打断用户使用流程,在最后下单时需要用户信息的时候在登录也行,保证用户流程的流畅性
社区类可以帮助用户对产品有一定的基础了解印象,当用户需要更深一步使用产品的时候在登录。
明天的计划:
调研 story 学着画流程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