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8-04-08 22:16:19

1 626


一、今天完成的事情



1、学习了UTF-8和GBK编码规则




起源: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群人,他们决定用8个可以开合的晶体管来组合成不同的状态,以表示世界上的万物。

他们看到8个开关状态是好的,于是他们把这称为”字节“。再后来,他们又做了一些可以处理这些字节的机器,

机器开动了,可以用字节来组合出很多状态,状态开始变来变去。他们看到这样是好的,于是它们就这机器称

为”计算机“。开始计算机只在美国用。八位的字节一共可以组合出256(2的8次方)种不同的状态。 他们把其中的

编号从0开始的32种状态分别规定了特殊的用途,一但终端、打印机遇上约定好的这些字节被传过来时,就要做一

些约定的动作:遇上0×10, 终端就换行;遇上0×07, 终端就向人们嘟嘟叫;遇上0x1b, 打印机就打印反白的字,或

者终端就用彩色显示字母。他们看到这样很好,于是就把这些0×20以下的字节状态称为”控制码”。他们又把所

有的空 格、标点符号、数字、大小写字母分别用连续的字节状态表示,一直编到了第127号,这样计算机就可以

用不同字节来存储英语的文字了。大家看到这样,都感觉 很好,于是大家都把这个方案叫做 ANSI 的”Ascii”编

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美国信息互换标准代码)。当时世界上所有的计

算机都用同样的ASCII方案来保存英文文字。后来,就像建造巴比伦塔一样,世界各地都开始使用计算机,但是很

多国家用的不是英文,他们的字母里有许多是ASCII里没有的,为了可以在计算机保存他们的文字,他们决定采用 

127号之后的空位来表示这些新的字母、符号,还加入了很多画表格时需要用下到的横线、竖线、交叉等形状,一

直把序号编到了最后一个状态255。从128 到255这一页的字符集被称”扩展字符集“。



      中国人民通过对 ASCII 编码的中文扩充改造,产生了 GB2312 编码,可以表示6000多个常用汉字。汉字实在

是太多了,包括繁体和各种字符,于是产生了 GBK 编码,它包括了 GB2312 中的编码,同时扩充了很多。中国是

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独立的语言系统,为了表示那些字符,继续把 GBK 编码扩充为 GB18030 

编码。每个国家都像中国一样,把自己的语言编码,于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编码,如果你不安装相应的编码,就无

法解释相应编码想表达的内容。终于,有个叫 ISO 的组织看不下去了。他们一起创造了一种编码 UNICODE ,这

种编码非常大,大到可以容纳世界上任何一个文字和标志。所以只要电脑上有 UNICODE 这种编码系统,无论是

全球哪种文字,只需要保存文件的时候,保存成 UNICODE 编码就可以被其他电脑正常解释。UNICODE 在网络

传输中,出现了两个标准 UTF-8 和 UTF-16,分别每次传输 8个位和 16个位。于是就会有人产生疑问,UTF-8 既

然能保存那么多文字、符号,为什么国内还有这么多使用 GBK 等编码的人?因为 UTF-8 等编码体积比较大,占

电脑空间比较多,如果面向的使用人群绝大部分都是中国人,用 GBK 等编码也可以。




2、学习了svn结合IDEA的操作


看了古尘师姐的视频,对整个开发过程中svn的操作以及注意事项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明天照着敲一遍





3、听了小课堂关于web.xml里面的配置


主要对过滤器、监听器、servlet有了一次复习,对他们的认识更加深刻了



4、给施星大佬审核了ppt并讲解了里面的内容



5、看了一些专业术语,写一下对他们的理解,以便在复盘评审中不至于答不出问题


MD5加盐

往密码中添加随机值,再进行散列和加密



session

称为“会话控制”。Session 对象存储特定用户会话所需的属性及配置信息。这样,当用户在应用程序的 Web 页之间跳转时,存储在 Session 对象中的变量将不会丢失,而是在整个用户会话中一直存在下去。



序列化:

序列化 (Serialization)将对象的状态信息转换为可以存储或传输的形式的过程。在序列化期间,对象将其当前状态写入到临时或持久性存储区。以后,可以通过从存储区中读取或反序列化对象的状态,重新创建该对象。


为什么使用分布式,分布式有什么好处.

1.降低耦合度,增删一个功能,不会影响其它功能模块

2.因为优点1的存在,对于团队来说,可以更好的分配开发任务,比如各个团队负责一个独立的模块,开发完成后,只需要利用webservice服务的形式将模块的功能以API的形式开放出来

3.充分利用资源   

SCA的本质是一种软件架构思想,SCA架构是独立于程序语言的SOA架构。





二、明天计划的事情


1、深化svn的学习,复习敏捷开发流程


2、准备复盘评审




三、遇到的问题


今天再次浏览了一遍需求文档,尝试理解其中实现需求所需要用到的技能,其中有几条不能完全理解


1、作为一个用户,我希望有一个搜索入口,以便于我使用搜索功能


疑问:这个搜索入口很好做,但是这个搜索功能我不太理解,是可以搜索到任何有关关键词的信息还是搜索一些比较常用的比如:年级、课程、课时、用户名等等的性息



2、作为一个用户,我希望可以对课程或课时进行搜索,以便于查找到自己想要的课程或课时


疑问:这个需求和1是不是有冲突呢



3、作为一个用户,我希望能看到我最近学习的课程,以便于我继续学习


疑问:如何收集用户前几次学习的课程并记录,



4、作为一个用户,我希望可以分享app内的课程,以便于可以将好的课程分享给别人,同时也能获取学习星


疑问:分享功能是第三方API还是自己写呢? 


明天和小伙伴们讨论一下具体的实现



四、收获


如上所述




返回列表 返回列表
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