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8-03-29 23:05:35
1 518
今天完成的事:
深入学习数据库连接池。
1、什么是数据库连接池?
数据库连接池的基本思想就是为数据库连接 建立一个“缓冲池”。预先在缓冲池中放入一定数量的连接,当需要建立数据库连接时,只需从“缓冲池”中取出一个,使用完毕之后再放回去。我们可以通过设定 连接池最大连接数来防止系统无尽的与数据库连接。
2、数据库连接池的工作原理
连接池的工作原理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别为连接池的建立、连接池中连接的使用管理、连接池的关闭。
第一、连接池的建立。一般在系统初始化时,连接池会根据系统配置建立,并在池中创建了几个连接对象,以便使用时能从连接池中获取。连接池中的连接不能随意创建和关闭,这样避免了连接随意建立和关闭造成的系统开销。Java中提供了很多容器类可以方便的构建连接池,例如Vector、Stack等。
第二、连接池的管理。连接池管理策略是连接池机制的核心,连接池内连接的分配和释放对系统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其管理策略是:
当客户请求数据库连接时,首先查看连接池中是否有空闲连接,如果存在空闲连接,则将连接分配给客户使用;如果没有空闲连接,则查看当前所开的连接数是否已经达到最大连接数,如果没达到就重新创建一个连接给请求的客户;如果达到就按设定的最大等待时间进行等待,如果超出最大等待时间,则抛出异常给客户。
当客户释放数据库连接时,先判断该连接的引用次数是否超过了规定值,如果超过就从连接池中删除该连接,否则保留为其他客户服务。
该策略保证了数据库连接的有效复用,避免频繁的建立、释放连接所带来的系统资源开销。
第三、连接池的关闭。当应用程序退出时,关闭连接池中所有的连接,释放连接池相关的资源,该过程正好与创建相反。
3、创建自定义的数据库连接池
自定义一个简单的数据库连接池,是比较简单的。可以按照下面四步来做:
第一步:实现DateSource接口
初始化的时候创建用来保存连接的容器,这里选择的是linkedlist
第二步:在程序初始化的时候,在内存中存在存放几个连接。
初始化的时候创建含有一定数量连接的初始连接池,这里是10条连接。
第三步:提供获得连接方法的实现
第四步:提供归还连接的方法
因为connection连接原本的close方法,会直接关闭从数据库驱动管理获取的连接。而我们想要的是连接的重复利用,因此就必须重写原本的close方法。
重写close有以下几种方法:
前几天学习了AOP,而AOP切面也提供了为springbean增加新方法的机制,所以aop也是可以的。
这里选择的是实现Connection接口,重写close方法。
复杂的功能,比如检测连接池的连接是否有效,为连接设置有效时间,获取连接的时候先取出最先创建的等等较为复杂的功能,暂时无力写出。
明天的计划:
注解+反射做参数校验
遇到的问题:null
收获:null
今天是一事无成的一天,但我一点都不开心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