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8-03-16 20:01:54

1 680


今天完成的事情:(一定要写非常细致的内容,比如说学会了盒子模型,了解了Margin) 

了解了下controller如何将数据返回给页面

要实现Controller返回数据给页面,Spring MVC 提供了以下几种途径:

  • ModelAndView:将视图和数据封装成ModelAndView对象,作为方法的返回值,数据最终会存到HttpServletRequest对象中!
  • Model对象:通过给方法添加引用Model对象入参,直接往Model对象添加属性值。那么哪些类型的入参才能够引用Model对象,有三种类型,分别是  org.springframework.ui.Model、org.springframework.ui.ModelMap 或 java.uti.Map。只要是这些类型的入参,都是指向Model对象的,而且不管定义多少个这些类型的入参都是指向同一个Model对象!
  • @SessionAttributes:通过给Controller类添加@SessionAttributes注解,该注解的name和value属性值都是Model的key值,意思是指Model中这些key对应的数据也会存到HttpSession,不仅仅存到HttpServletRequest对象中!这样页面可以共享HttpSession中存的数据了!
  • @ModelAttribute:使用@ModelAttribute注解的方法会在此Controller每个方法执行前被执行,指定@ModelAttribute的name或value都是一样的功能,都是作为key,将注解的方法返回的对象作为value存放到Model中,不指定name和value的话,则以注解的方法返回的类型名称首字母小写作为key。

我在项目中用的最基础的modelandview,后面再修改成其他的形式吧。。。

@RequestMapping(value = "/{id}", method = RequestMethod.GET)
public ModelAndView getStudentById(@PathVariable Long id) throws Exception {
Student studentByID = studentService.findStudentById(id);
   ModelAndView modelAndView = new ModelAndView();
   modelAndView.addObject("studentById", studentByID);
   modelAndView.setViewName("resultById");
   return modelAndView;



Http状态码:

状态代码有三位数字组成,第一个数字定义了响应的类别,共分五种类别:

1xx:指示信息--表示请求已接收,继续处理
2xx:成功--表示请求已被成功接收、理解、接受
3xx:重定向--要完成请求必须进行更进一步的操作
4xx:客户端错误--请求有语法错误或请求无法实现
5xx:服务器端错误--服务器未能实现合法的请求


请求方法

根据HTTP标准,HTTP请求可以使用多种请求方法。
HTTP1.0定义了三种请求方法: GET, POST 和 HEAD方法。
HTTP1.1新增了五种请求方法:OPTIONS, PUT, DELETE, TRACE 和 CONNECT 方法。

GET     请求指定的页面信息,并返回实体主体。 

HEAD     类似于get请求,只不过返回的响应中没有具体的内容,用于获取报头 

POST     向指定资源提交数据进行处理请求(例如提交表单或者上传文件)。数据被包含在请求体中。POST请求可能会导致新的资源的建立和/或已有资源的修改。 

PUT     从客户端向服务器传送的数据取代指定的文档的内容。

DELETE      请求服务器删除指定的页面。

CONNECT     HTTP/1.1协议中预留给能够将连接改为管道方式的代理服务器。 

OPTIONS     允许客户端查看服务器的性能。

TRACE     回显服务器收到的请求,主要用于测试或诊断。


HTTP工作原理

HTTP协议定义Web客户端如何从Web服务器请求Web页面,以及服务器如何把Web页面传送给客户端。HTTP协议采用了请求/响应模型。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报文,请求报文包含请求的方法、URL、协议版本、请求头部和请求数据。服务器以一个状态行作为响应,响应的内容包括协议的版本、成功或者错误代码、服务器信息、响应头部和响应数据。

以下是 HTTP 请求/响应的步骤:

1、客户端连接到Web服务器

一个HTTP客户端,通常是浏览器,与Web服务器的HTTP端口(默认为80)建立一个TCP套接字连接。例如,http://www.oakcms.cn。

2、发送HTTP请求

通过TCP套接字,客户端向Web服务器发送一个文本的请求报文,一个请求报文由请求行、请求头部、空行和请求数据4部分组成。

3、服务器接受请求并返回HTTP响应

Web服务器解析请求,定位请求资源。服务器将资源复本写到TCP套接字,由客户端读取。一个响应由状态行、响应头部、空行和响应数据4部分组成。

4、释放连接TCP连接

若connection 模式为close,则服务器主动关闭TCP连接,客户端被动关闭连接,释放TCP连接;若connection 模式为keepalive,则该连接会保持一段时间,在该时间内可以继续接收请求;

5、客户端浏览器解析HTML内容

客户端浏览器首先解析状态行,查看表明请求是否成功的状态代码。然后解析每一个响应头,响应头告知以下为若干字节的HTML文档和文档的字符集。客户端浏览器读取响应数据HTML,根据HTML的语法对其进行格式化,并在浏览器窗口中显示。

例如:在浏览器地址栏键入URL,按下回车之后会经历以下流程:

1、浏览器向 DNS 服务器请求解析该 URL 中的域名所对应的 IP 地址;

2、解析出 IP 地址后,根据该 IP 地址和默认端口 80,和服务器建立TCP连接;

3、浏览器发出读取文件(URL 中域名后面部分对应的文件)的HTTP 请求,该请求报文作为 TCP 三次握手的第三个报文的数据发送给服务器;

4、服务器对浏览器请求作出响应,并把对应的 html 文本发送给浏览器;

5、释放 TCP连接;

6、浏览器将该 html 文本并显示内容; 

以上就是昨天看的有关HTTP的内容。


了解JSP的基本用法和概念

以下是JSP生命周期中所走过的几个阶段:

  • 编译阶段:

    servlet容器编译servlet源文件,生成servlet类

  • 初始化阶段:

    加载与JSP对应的servlet类,创建其实例,并调用它的初始化方法

  • 执行阶段:

    调用与JSP对应的servlet实例的服务方法

  • 销毁阶段:

    调用与JSP对应的servlet实例的销毁方法,然后销毁servlet实例

脚本程序可以包含任意量的Java语句、变量、方法或表达式,只要它们在脚本语言中是有效的。

脚本程序的语法格式:

<% 代码片段 %>

<jsp:scriptlet>
   代码片段</jsp:scriptlet>

如果我们要在页面正常显示中文,我们需要在 JSP 文件头部添加以下代码:

<%@ page language="java" contentType="text/html; charset=UTF-8"
    pageEncoding="UTF-8"%>

一个声明语句可以声明一个或多个变量、方法,供后面的Java代码使用。在JSP文件中,您必须先声明这些变量和方法然后才能使用它们。

JSP声明的语法格式:

<%! declaration; [ declaration; ]+ ... %>

<jsp:declaration>
   代码片段</jsp:declaration>

一个JSP表达式中包含的脚本语言表达式,先被转化成String,然后插入到表达式出现的地方。

由于表达式的值会被转化成String,所以您可以在一个文本行中使用表达式而不用去管它是否是HTML标签。

表达式元素中可以包含任何符合Java语言规范的表达式,但是不能使用分号来结束表达式。

JSP表达式的语法格式:

<%= 表达式 %>

<jsp:expression>
   表达式</jsp:expression>



明天计划的事情:(一定要写非常细致的内容)

以上内容继续学习 
遇到的问题:(遇到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 

jetty安装完之后,欢迎页面固定为HELLO WORLD!修改jetty的默认设置后8080端口进去直接404,但其他接口都好用。。。不知道怎么设置欢迎页面
收获:(通过今天的学习,学到了什么知识)

springMVC主要是DispatcherServlet,下面需要了解servlet相关内容。


返回列表 返回列表
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