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8-01-10 22:39:26

1 678


一、今天完成的事情:


1、完成ssm框架的搭建并测试成功

   控制器:


在网页上显示成功




2、帮同学调试了挺多bug,对ssm框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3、掌握了mybatis逆向工程的使用



4、对restful风格有了最初的了解


什么是REST? 为什么要用REST?

要解释什么是REST,应该先了解什么是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应用程序编程接口),形象一点说就是像一个公司比如腾讯,阿里巴巴之类,他们可以提供一个API,然后我们或者一些其他的小公司可以编一个软件去跟这个接口(API)进行相连或交互。举个例子,用手机的其他软件分享内容到微信朋友圈或者新浪微博,这些软件就是与微信和微博的api进行了交互。


知道了API,那么就容易理解REST了。REST是什么呢? 它是一种架构风格,腾讯公司或其他公司建立API时要遵守的一种风格,当然也有其他规则可以用。


什么是REST架构风格呢?REST也就是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表现层状态转移)。要具体什么事REST,我们又必须提到Web(大神请忽略这里,因为我这篇是想带0基础的人入门的),因为REST是以Web为平台的。


Web是什么: 分布式信息系统为超文本文件和其他对象(资源)提供访问入口

资源是Web架构的关键点,需要 3个操作  识别(identify) 表示(represent) 交互(interact with),通过这三个操作,又引出三个概念uri(统一资源标识符包括url和urn)识别资源;representation (例如html,xml,图片,视频等等)表示资源;通过协议(包括http,ftp等等)与资源进行交互。


所以REST就是选择通过使用http协议和uri,利用client/server model对资源进行CRUD (Create/Read/Update/Delete)增删改查操作。


那么为什么要使用REST风格呢?肯定是因为它的优点,所以才选择使用它。因此需要介绍它的优点,

要介绍它的优点又要提到它的六个限制

1.客户-服务器(Client-Server)客户端服务器分离

优点,提高用户界面的便携性(操作简单)

通过简化服务器提高可伸缩性(高性能,低成本)

允许组件分别优化(可以让服务端和客户端分别进行改进和优化)

2.无状态(Stateless)

从客户端的每个请求要包含服务器所需要的所有信息

优点:

提高可见性(可以单独考虑每个请求)

提高了可靠性(更容易从局部故障中修复)

提高可扩展性(降低了服务器资源使用)

3.缓存(Cachable)

服务器返回信息必须被标记是否可以缓存,如果缓存,客户端可能会重用之前的信息发送请求。

优点:

减少交互次数

减少交互的平均延迟

4.分层系统(Layered System)

系统组件不需要知道与他交流组件之外的事情。封装服务,引入中间层。

优点:

限制了系统的复杂性

提高可扩展性

5.统一接口(Uniform Interface)

优点:

提高交互的可见性

鼓励单独改善组件

6.支持按需代码(Code-On-Demand 可选)

优点:

提高可扩展性




二、明天计划完成的事情


1、学习rest的使用和原理


2、有时间就看一下面向对象的多态




三、遇到的问题:


1、今天遇到许多版本声明和jar包冲突的问题,以后再遇到可以马上解决了


2、对spring的注解使用还不够熟练


3、mybatis整合spring的时候,配置文件有点难记下来,以后建立框架还需要参考教程


4、不知道预计的时间还够不够完成任务二,要抓紧时间了



四、收获


如上所述


task2开始时间:2017.01.03

预计demo时间:2017.01.18

可能有延期风险

原因:之前没有预计到小课堂的时间,准备小课堂可能会花去一小部分时间,希望能按时完成


http://task.ptteng.com/zentao/project-task-350.htm



返回列表 返回列表
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