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7-12-21 21:36:34
1 694
一.今日完成
今天整理小课堂内容,关于RESTful架构风格
1. RESTful架构风格
RESTful架构风格最初由Roy T. Fielding(HTTP/1.1协议专家组负责人)在其2000年的博士学位论文中提出。HTTP就是该架构风格的一个典型应用。从其诞生之日开始,它就因其可扩展性和简单性受到越来越多的架构师和开发者们的青睐。一方面,随着云计算和移动计算的兴起,许多企业愿意在互联网上共享自己的数据、功能;另一方面,在企业中,RESTful API(也称RESTful Web服务)也逐渐超越SOAP成为实现SOA的重要手段之一。时至今日,RESTful架构风格已成为企业级服务的标配。
REST即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的缩写,可译为"表现层状态转化”。REST最大的几个特点为:资源、统一接口、URI和无状态。
1.1 RESTful架构风格的特点
1.1.1 资源
所谓"资源",就是网络上的一个实体,或者说是网络上的一个具体信息。它可以是一段文本、一张图片、一首歌曲、一种服务,总之就是一个具体的实在。资源总要通过某种载体反应其内容,文本可以用txt格式表现,也可以用HTML格式、XML格式表现,甚至可以采用二进制格式;图片可以用JPG格式表现,也可以用PNG格式表现;JSON是现在最常用的资源表示格式。
资源是以json(或其他Representation)为载体的、面向用户的一组数据集,资源对信息的表达倾向于概念模型中的数据:
a.资源总是以某种Representation为载体显示的,即序列化的信息
b.常用的Representation是json(推荐)或者xml(不推荐)等
c.Representation 是REST架构的表现层
相对而言,数据(尤其是数据库)是一种更加抽象的、对计算机更高效和友好的数据表现形式,更多的存在于逻辑模型中
资源和数据关系如下:
1.1.2 统一接口
RESTful架构风格规定,数据的元操作,即CRUD(create, read, update和delete,即数据的增删查改)操作,分别对应于HTTP方法:GET用来获取资源,POST用来新建资源(也可以用于更新资源),PUT用来更新资源,DELETE用来删除资源,这样就统一了数据操作的接口,仅通过HTTP方法,就可以完成对数据的所有增删查改工作。
即:
GET(SELECT):从服务器取出资源(一项或多项)。
POST(CREATE):在服务器新建一个资源。
PUT(UPDATE):在服务器更新资源(客户端提供完整资源数据)。
PATCH(UPDATE):在服务器更新资源(客户端提供需要修改的资源数据)。
DELETE(DELETE):从服务器删除资源。
1.1.3 URI
可以用一个URI(统一资源定位符)指向资源,即每个URI都对应一个特定的资源。要获取这个资源,访问它的URI就可以,因此URI就成了每一个资源的地址或识别符。
一般的,每个资源至少有一个URI与之对应,最典型的URI即URL。
1.1.4 无状态
所谓无状态的,即所有的资源,都可以通过URI定位,而且这个定位与其他资源无关,也不会因为其他资源的变化而改变。有状态和无状态的区别,举个简单的例子说明一下。如查询员工的工资,如果查询工资是需要登录系统,进入查询工资的页面,执行相关操作后,获取工资的多少,则这种情况是有状态的,因为查询工资的每一步操作都依赖于前一步操作,只要前置操作不成功,后续操作就无法执行;如果输入一个url即可得到指定员工的工资,则这种情况是无状态的,因为获取工资不依赖于其他资源或状态,且这种情况下,员工工资是一个资源,由一个url与之对应,可以通过HTTP中的GET方法得到资源,这是典型的RESTful风格。
1.2 ROA、SOA、REST与RPC
ROA即Resource Oriented Architecture,RESTful 架构风格的服务是围绕资源展开的,是典型的ROA架构(虽然“A”和“架构”存在重复,但说无妨),虽然ROA与SOA并不冲突,甚至把ROA看做SOA的一种也未尝不可,但由于RPC也是SOA,比较久远一点点论文、博客或图书也常把SOA与RPC混在一起讨论,因此,RESTful 架构风格的服务通常被称之为ROA架构,很少提及SOA架构,以便更加显式的与RPC区分。
RPC风格曾是Web Service的主流,最初是基于XML-RPC协议(一个远程过程调用(remote procedure call,RPC)的分布式计算协议),后来渐渐被SOAP协议(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取代;RPC风格的服务,不仅可以用HTTP,还可以用TCP或其他通信协议。但RPC风格的服务,受开发服务采用语言的束缚比较大,如.NET框架中,开发web service的传统方式是使用WCF,基于WCF开发的服务即RPC风格的服务,使用该服务的客户端通常要用C#来实现,如果使用python或其他语言,很难实现可以直接与服务通信客户端;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RPC风格的服务很难在移动终端使用,而RESTful风格的服务,由于可以直接以json或xml为载体承载数据,以HTTP方法为统一接口完成数据操作,客户端的开发不依赖于服务实现的技术,移动终端也可以轻松使用服务,这也加剧了REST取代RPC成为web service的主导。
RPC与RESTful的区别如下面两个图所示:
2. Serialization 和 Deserialization
Serialization 和 Deserialization即序列化和反序列化。RESTful API以规范统一的格式作为数据的载体,常用的格式为json或xml,以json格式为例,当客户端向服务器发请求时,或者服务器相应客户端的请求,向客户端返回数据时,都是传输json格式的文本,而在服务器内部,数据处理时基本不用json格式的字符串,而是native类型的数据,最典型的如类的实例,即对象(object),json仅为服务器和客户端通信时,在网络上传输的数据的格式,服务器和客户端内部,均存在将json转为native类型数据和将native类型数据转为json的需求,其中,将native类型数据转为json即为序列化,将json转为native类型数据即为反序列化。虽然某些开发语言,如Python,其原生数据类型list和dict能轻易实现序列化和反序列化,但对于复杂的API,内部实现时总会以对象作为数据的载体,因此,确保序列化和反序列化方法的实现,是开发RESTful API最重要的一步准备工作
3. Validation
Validation即数据校验,是开发健壮RESTful API中另一个重要的一环。仍以json为例,当客户端向服务器发出post, put或patch请求时,通常会同时给服务器发送json格式的相关数据,服务器在做数据处理之前,先做数据校验,是最合理和安全的前后端交互。如果客户端发送的数据不正确或不合理,服务器端经过校验后直接向客户端返回400错误及相应的数据错误信息即可。常见的数据校验包括:
数据类型校验,如字段类型如果是int,那么给字段赋字符串的值则报错
数据格式校验,如邮箱或密码,其赋值必须满足相应的正则表达式,才是正确的输入数据
数据逻辑校验,如数据包含出生日期和年龄两个字段,如果这两个字段的数据不一致,则数据校验失败
以上三种类型的校验,数据逻辑校验最为复杂,通常涉及到多个字段的配合,或者要结合用户和权限做相应的校验。Validation虽然是RESTful API 编写中的一个可选项,但它对API的安全、服务器的开销和交互的友好性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Gevin建议,开发一套完善的RESTful API时,Validation的实现必不可少。
二.明日计划
继续写后台接口
三.遇到问题
暂无
四.收获
以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