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7-11-27 23:47:45

1 703


今天完成的事情:

在京东上买了几本书本书,读了《用户体验要素-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设计》,学习了很多,并通过和目前任务的结合,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产品迭代的过程。


明天要做的事情:

继续阅读文章,并结合五要素开始任务七的调研



收获:


战略层:

包括用户需求和产品目标两部分

用户需求:用户希望从产品中得到什么,这些目标如何满足他们所期待的其他目标。

产品目标:我们自己对产品的期望目标,可以是商业的,或是其他。

战略层关注的是我们的产品想要解决用户什么需求,用户通过我们的产品能够得到什么。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组成了战略层,也是我们在设计产品中做出每个决定的基础。我把战略层理解为我们的产品解决了什么刚需,解决了什么问题,我们的产品定位是什么,是产品方向上的把控。


范围层:

包括 功能规格 和 内容需求 两部分

功能规格:针对功能型产品的“功能组合”的详细描述。

内容需求:针对信息型产品的“内容元素的要求”的详细描述

范围层进一步讨论产品所包含的功能,是产品从一个概念开始转化为功能聚合体的过程。要了解某个功能这次要不要做,是不是与战略层确定的产品定位和产品目标相匹配。


结构层:

包括: 交互设计 和 信息架构 两部分

交互设计:针对功能型产品,定义系统如何相应用户的请求。

信息架构:针对信息型产品,合理安排内容元素以促进人类理解信息。

结构层是非常不好理解的一层。在这层中主要确定的是信息流转方式。信息流转的方式不仅仅是界面设计,还有行为设计。行为设计就是需要保证用户知道自己在哪个位置,同时还知道自己可以去哪里。


框架层:

包括:信息设计 、 界面设计 和 导航设计

信息设计:针对所有产品的一种促进理解的信息表达方式。

界面设计:针对功能型产品,安排好能让用与系统的功能产生互动的界面元素。

框架层是结构的具体表达方式。框架层比结构层更为具体,主要包括界面设计、导航设计、信息设计等等。框架层确定了页面上交互元素的位置,而结构层则用来设计用户如何到达某个页面,并且在他们做完事情之后能够去什么地方。框架层定义了导航栏上各要素的排列方式,允许用户可以浏览的不同分类;结构层则确定哪些类别应该出现在哪里。


表现层:

包括: 感知设计

感知设计:针对所有产品的,视觉呈现。

表现层是基于感官体系的赶制设计,内容、功能、配色、图案等等将会汇集到一起产生最终设计,完成其他四个层次的所有目标,并同时满足用户的感官感受。
















返回列表 返回列表
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