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7-11-18 23:41:57

2 786


今天完成的事情:(一定要写非常细致的内容,比如说学会了盒子模型,了解了Margin) 

一、.整理了一点用户调研相关的知识:

1.用户调研的方法:

2.用户和PM的视角差异:

3.如何从用户嘴里套话:

a.运用类比或理解等手法,迅速理解双方立场,在相同立场上进行沟通交流。

b.别问用户想要什么,当你问用户「想要什么」的时候,其实你是在让用户的思考重点在「解决方案」而不是「实际场景」上。而用户习惯了置身「场景之中」并不能全面地去拿出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所以我们不能把「想方案」的任务给用户
(1)首先,请跟用户约法三章:
  • 忘掉现有的产品
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内容

只描述问题,不提出方案

(2)提问:你现在在做什么?

询问用户目前的状况和背景,对他们所处的领域和场景进行定性

只有了解了用户的实际做法,才能划定我们的需求范围,看看要解决哪个方向的哪些问题

(3)提问:针对上面你在做的事,你是怎么做的?

帮助用户分析流程,找出其中是否存在需要优化或简化的部分,可能有时候开发优化了功能,但是用户习惯于使用旧功能,甚至不知道新功能的存在

(4)提问:整个工作中最重要的是哪部分

划分优先级,寻求用户痛点,从用户痛点中感知流程的压力点所在

用户调研的文章很零碎,方式都各不一样,情景地图、用户体验地图、数据卡片,每篇文章都会提出一些新思路,需要整理,有点乱


二、查看整理关于积分体系的内容

1.起源:
据说1793年,美国的一个杂货铺老板,设计了一种回馈客人的方式,每当你到店里买东西,根据金额可获得对应数量的铜板,累计铜板可换取礼品。成为早期积分的雏形。
2.使用积分的动机:
核心原因:用户忠诚度计划(围绕着20%左右的忠诚用户建规则)
传统零售业有一些关键假设。
(1)用户等级越高,其忠诚度越高。
(2)二八原则,20%的头部用户贡献了80%的收益。
(3)维护一个忠诚用户所耗费的成本通常只有获取新客的1/5。
辅助原因:用户活跃度计划(抓取10%-30%的活跃用户)
(1)总有部分用户愿占“小便宜”。
(2)通过完成任务可获取不菲的收益。
(3)持续的运营活动吸引到用户。
(4)积分体系可做的足够好玩(游戏、闯关、开宝箱)。
3.积分的作用:
本质为运营者激励强化用户的积极正面行为而服务
更好地完成运营或产品的kpi等目标,如用户拉新、激发活跃、提升留存、促进交易,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如激励用户完成认证或上传用户真实头像
3.积分的两条路径:
4.常见积分体系:
(1)赚积分
  • 订单奖励:5星。用户忠诚度计划的核心体现。一定要给这部分用户远超其他方式的回报,使得忠诚度体系有良性的运转。
  • 指定行为:4星。忠诚度计划的有力补充。除了最直接的下单买东西,像蚂蚁积分的消费购物、生活缴费、金融理财都能获取积分奖励,或是淘金币的填写问卷,也会获赠积分。
  • 签到:3星。签到,特别是连续签到的概念,可以提高用户打开率,一旦进入到页面了,运营人员自然会有一百种方法留住你。
  • 任务:4星。各种系统想让你完成的动作,都能关联在任务体系中,比如完善信息,医师认证,论坛发帖,首赞首评,探索新模块。可通过任务体系来激励、引导用户行为。并且还可以设置活跃度宝箱的概念,效仿游戏中完成多任务开高等级宝箱的方式,让用户多做一个任务,再多做一个任务,停下不来。
  • 游戏:3星。游戏是积分体系中的辅助功能,玩大转盘、刮刮乐这样的简单游戏可以让用户小赚,提高留存。而操作性较高的复杂游戏,有较高的收益诱惑,但模型是让用户小亏,起到回收积分的作用。(招行游戏)
  • 等级:2星。当等级提升时,可赠与用户一定数量的积分,作为奖励。(云音乐升级)本质是等级加速获取积分的一种表现方式。
  • 运营活动:4星。好的活动可以引起用户兴趣并主动参与,为整个体系拉新、留存、促活。
  • 兑换码:2星。兑换码是体系搭建完成后的细节补充,可有可无,但胜在足够灵活,运营随时可用,无需额外开发。兑换码常用在线下场景,做成实体卡,仪式感爆棚。也可在用户生日等场景线上发放,带来转化。
(2)花积分
  • 兑换商品:4.5星。兑换商品是大部分用户积分的出口,可兑换的商品可以是虚拟商品(体检、保险等),可以是实物商品(书籍、电器等),也可以是可抵扣订单的优惠券,或者贵重物品的抽奖。因为不同人群的诉求不一样,商品的价值分布得错落有致,用来对不同人群分别做持续性的吸引。
  • 核心消费场景:5星。核心消费场景是最重要的,反映了用户最希望从你这得到什么。我们可以人为设置限制,比如下载文档一次5积分,免费问诊一次300积分,发布悬赏一次20积分。这样用户因为要消耗,就有了赚取积分的动力,我们平台方也因为有了这些场景,实现低成本的积分发放—回收。
  • 支付抵扣:3星。支付抵扣的作用,是针对那些对积分体系无感知的忠诚用户,因为无感知,他们不会去兑换商品和优惠券,但他们日积月累存下来的积分得有消耗入口,那么就直接通过订单抵扣消耗掉吧。实际上,这是我们不推崇的方式,希望将积分消耗尽量往核心消费场景引,但这类用户永久存在,抵扣入口在体系没有完全成熟的情况下,会长期存在。
积分记录页是让用户对积分的增减有所感知,排行榜则是希望引入用户间的排名和竞争,提高黏性
5.尝试自建模型
积分体系最重要的是出口,从用户需求出发,引导用户做平台希望的事
关注两个量:
一个是积分兑换率,表示的是发出去的积分有多少被用了。主要体现积分发放和使用的效率,帮助你调整发放和回收的节奏和策略。
另一个是用户使用率,表示多少有积分的用户实际使用了积分。主要体现平台用户有多少对积分体系有感知。
积分体系适宜的使用条件:
产品使用频次高或使用场景丰富(满足其一即可)

6.页面设计:

积分商城的前置条件

是APP首页按钮(顶部导航栏按钮、内容区域按钮),或者首页Banner、底部Tab按钮“我的”中的一个模块

后置条件

(1)兑换商品列表页或详情页

(2)抽奖商品列表页或详情页

(3)积分获取、消耗记录

(4)积分商城相应规则页面

(5)其他

7.积分商城的隐患
(1)德西效应:如果一款产品的运营方在只考虑完成kpi目标的前提下,不结合用户定位和用户需要就贸然搭建积分商城,可能会将原本基于用户自身兴趣的行为纳入积分体系加以奖励,使得这些行为本身对于用户的内在吸引力下降,从而使得用户在引入积分体系一段时间之后反而不如之前活跃
(2)对用户自身不感兴趣的行为强行用奖励的措施加以引导强化,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数据上的虚假繁,对产品人员造成误导
8.积分体系设计步骤:
对用户的平台行为进行分解和分类,根据不同行为需要强化的程度不同赋予不同的分值
(1)分解产品功能
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对于平台的各项功能进行梳理和分解,归纳平台用户的不同行为,找出需要鼓励的行为(利用跨职能流程图)
(2)分解识别用户行为
用户行为归纳为注册、登录、身份验证、下单购物、评论、回复、参与商城活动、支付捆绑与开通、退换货、投诉、申请贷款、贷款进度查询、积分查询与兑换等主要方面,具体的分解细化到用户的每一个不同操作,不仅仅从产品价值的角度,还要从用户的角度,查看在这个产品上用户所有可能进行的操作,尤其是一些负面操作
(3)根据产品及时间需要对用户行为进行分类评价,确定鼓励程度
形成一个详细的用户行为列表,根据产品的需要,对这些行为进行分类和评价,给予每一个操作一个“鼓励程度”的评分,可以进行详细的分值设计
(4)积分体系试运行
主要针对不同用户行为项分值和正负激励项加以测试,根据用户不同行为项的操作和体验效果,对分值和正负激励项进行调整优化
(5)积分体系的阶段性调整

根据产品的发展周期,需要对积分体系进行阶段性的调整(尤其是大规模调整之后)

来源于今天在人人看到的积分专题,刚好任务八也是这个内容,会员体系能够深挖的东西很多

3.看了聚金融的原型,还没有整理出结构图和流程图,第一次参加验收测试,明天要好好整理

4.改论文啊改论文,改完之后又被打回来了,方向不对,问了问同导师带的同学,也一样被打回重新写,心好累,得找时间重新改,到底是谁告诉我开题报告水水就过了啊


明天计划的事情:(一定要写非常细致的内容) 

1.聚金融的流程图和结构图整理

2.任务六原型图修改提交

3.继续任务七


遇到的问题:(遇到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 

1.关于用户调研这一方面的东西很零碎,每篇文章都提出了方法但是不容易形成属于自己的清晰观念,可能是自己整理不足的原因

2.时间安排的问题,来修真院的这几天,基本没有完全完成前一天计划的任务的时候,一天很快就过去了,没能找到一个非常高效率管理的方法,需要调整


收获:(通过今天的学习,学到了什么知识)

调研前的知识体系建立关乎调研的效率和质量,需要重视





返回列表 返回列表
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