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7-09-19 21:55:44
1 811
今天做了啥/收获:
今天留学Go又deom了两次。
总算是过了。发现有些细节还是没考虑周全;不过这个项目在前端那边主要的问题也是细节(样式);
看来原型最后的阶段就是打磨细节。细节也可以分为好几期来慢慢打磨。还有就是我发现有些问题不等到出来开发环境 是想不到会出现哪些问题的。在菜鸟产品阶段总是会出现这种哦给问题
这个小东西也算是跟完了把?到了测试阶段的项目我还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么?
额还有我准备做完基础任务就开始投简历试一波水~
把同行的正方形当成一个整体,其他圆形当成一个整体。第二幅图,人们就会把大正方形当成整体,小正方形当成另一个整体。
《大产品小细节》
而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人们对形状、大小、共同运动、方向、颜色的「感受权重」是不一样的,在着这里颜色属性会覆盖其他属性的影响:
左边这幅图,大家会把正方形当成一个整体,加了颜色后的右图,就变成竖列圆形+方形是个整体了。
全面提到了一个叫共同运动的东西,估计大家会很陌生,这里我想以安卓的交互规范为例,说明共同运动。安卓的悬浮按钮,就是一个用了相似性(共同运动)的设计,点击右下角的分享,从下往上会出现多个操作按钮,他们虽然 icon 不是一样的,但是因为同样是从下往上移动,所以人们会把他们当成一个整体。(这里我想强调一点,前面提到的形状、大小、共同运动、方向、颜色等条件,是可以组合使用的。这个悬浮按钮实际上用了共同运动、相同形状、同一颜色,从而达到相近性的目的。)
3. 封闭(Closure)
人会将不完全封闭的东西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所以有些时候完全闭合是没有必要的。比如世界自然基金会的 Logo,就是一个典型地用到封闭原则的设计:
熊猫的头部和背部并没有明显的封闭界限,但是我们依然会把它当成一只完整的熊猫。
那么封闭性原则又在哪些使用呢?
这一原则其实很多地方都用到,不过我们一般不叫其为封闭性原则,而是叫截断式设计。为了让用户感知到还有内容,一般我们会使用截断式设计。像微信的钱包页面,底部因为屏幕大小的关系被截掉了部分内容,但是用户可以通过残留的部分,「脑补」出下方仍然有个完整的整体:
4. 连续(Continuity)
我们倾向于完整地连接一个图形,而不是观察残缺的线条或形状。首先请大家看看这幅图片:
大家觉得图里的是两个圆形呢?还是两个残缺圆和一个两圆相交的重合?
按照格式塔原则,我猜大家看到的应该是上方左边的两个圆形吧!
这个法则我们在交互设计上会用得比较少,但是在视觉设计中会多一点,比如某些应用就喜欢把 App Store 上的应用截图做成连续的图片。(欢迎大家留言说说哪些应用使用了连续原则哦~)
5. 简单(Simplicity)
具有对称、规则、平滑的简单图形特征的各部分趋于组成整体。给大家看看一个例子:
左边的界面就是个对称页面,所以我们会觉得左边的各个卡片是个整体,下方还有一个新的卡片。但是右边的卡片就不是了,因为整个页面不是对称的,用户可能会疑惑右边是不是还有卡片?
http://www.pmcaff.com/article/index/777038958642304?from=search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