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7-09-16 21:49:52

1 718


今天完成的事情:

支付宝的特色功能做全面多角度的分析,

(支付宝必须要从场景来切入所有的业务);

我们一般使用APP常用的就只有5-8个,也就是所谓的超级APP,而生活方式又是多种多样的。人们想要吃美食,会去大众点评上看评价,去美团上看团购 / 代金券;想要周边游,可以上周末去哪儿看一下;想要找朋友借钱,那就微信聊一下再通过微信支付或支付宝转账。把上述行为分解,吃美食最后要付账,旅游要给钱买机票门票,借钱要转账,这一切行为的最终点都是资金流。

国内的移动支付是相当便利的,那么假设最终用户都需要打开支付宝,为什么支付宝不能把前面的场景也全部做了呢?把支付(资金流)融入到服务中,最后用户甚至都不要关心这个环节,只需要享受服务就好。这个逻辑可以解释如下:

支付环节好理解,用户想要交信用卡账单,支付水电媒体,那么就到支付宝中进行支付,从业务流到资金。管理,自然是余额宝、娱乐宝等资金管理方式,直接作用在资金上。分歧点在于商家和社交,既然用户需要去商家消费或者和朋友吃喝玩乐,那么别去别地拉,干脆在直接从支付宝这享受服务吧。

然而,真实的场景是这样吗?

支付宝在用户印象中是一种方便的支付方式。用户在商场想要团购一家餐厅时,会第一个想到上支付宝的「商家」模块,而不是去看看美团上有什么折扣?用户想要找朋友借点钱急用时,不去通过电话或微信联系朋友,而上支付宝先聊一下?产品的定位和品牌,通过多年的宣传已经在用户心中扎下了根,好比现在听到小米,想到的不是粟米却是手机。因此真实才场景应该先想到服务,最后才跳到资金:

那么说战略目标错了吗?其实没错,只不过场景太大了。用户在某个特定时刻和场景下的逻辑是:

然而每一个垂直市场,在其中某一个流程的节点,都有着经营多年的产品雄踞,即使是最后的资金环节,支付宝也不是百分百的占有(虽然移动支付市场支付宝占据着 70% 的份额),然而微信支付的强势杀入,以及未来 Apple Pay 的王者降临,都是潜在的威胁。支付宝想要从最后一环「资金」杀入到前面搜索、选择的流程中,直接霸占整个环节,变成「需求 → 支付宝」这一简单的流程,而其余的商家、服务商只能同支付宝合作,接收支付宝开出的条件。好比想要怀抱一位性感的娇妻,外面又有多位美丽年轻的小三,想的真心美啊。

那怎么让用户接受呢?用钱砸,线下强推,重构用户习惯。用户选择团购的动机是优惠,那么就从商家折扣开始,接着横向扩展,到电影、酒店、旅游,形成想要折扣就上支付宝搜一下(总觉得怪怪的),甚至是从实体超市推荐在支付宝上选择商品直接付款,到超市后直接提货。用户聊天上搞红包活动,好友分享分裂红包,邀请好友聊天赠红包等。这几个模式是比较简单,归结起来就是用钱吸引用户。如果通过品牌渠道去宣传,有个矛盾点在于等于否定了之前所有的品牌广告,这可是大手笔。

至于需要多久,其实是可以想象的。从未来的角度看今天,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普及,线上线下都将连接起来,未来需求的入口将会成为一个节点,连接所有其他服务。与其到时再改变,不如现在就开始重构,而且要抓紧。

未来的趋势逼着支付宝要这么做。那这是最佳方案吗?我解答不了,市场竞争的存在必然造成行业细分,大家各自服务好自己的目标人群,做自己的服务。


明天计划的事情:

刷任务十,关于支付流程,想要了解的更加深入;


遇到的问题:

支付流程太过于复杂,流程图的建立并不知道以什么角度开始最为合适;


收获:

对于支付宝的的支付流程以及特色功能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返回列表 返回列表
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