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7-09-02 23:23:18
2 913
今天完成的事情:
做完了任务七,先找了几篇理论文章看:
邀请注册
• 互动传播机制分为两种:荣誉引诱或是利益驱动:
• 荣誉追逐:自身关系链;兴趣群组;地域种族都是常见的题材;荣誉驱动更多是一种外壳,本质还是利益为先。
• 利益驱动:分享获利型,集赞兑换、抽奖等邀请好友助力型,CPS分销型等
• 至于具体使用哪种传播机制,我们需要从以下两个方向进行考量:
• 一、内部场景:在什么样的场景之下引导用户去做邀请好友的动作。除了固定的好友分享的位置之外,用户在平台内部的操作自然会产生一些场景,结合场景引导用户去做好友邀请的动作,可能用户本身会更愿意去做这件事情,然后再配合利诱;
• 二、外部场景:怎么分享,分享到哪里去,接收的用户群是什么样的,是一个人还是一群人,接收到邀请的人会做什么操作,为什么要注册等等;确定这些就可以确定分享的渠道,分享的内容,再确认对被邀请人的引导流程,是否要利诱呢?
• 从产品阶段来看,如果是推广期,已注册量为目标,让更多的用户关注到你的产品;如果是发展期,就会更注重用户质量,需要的不仅仅的用户的注册行为,而是用户是否使用了你的产品。
• 从产品的类型来看,类似社交类的,其实一般被邀请的好友在之前已经有了好友关系,其实一旦注册,留存的几率还是蛮大的;工具类的产品更看重用户的使用行为(Uber用户是否打过车,墨刀用户是否创建过项目)。
• 从奖励机制来看,只有满足邀请双方的利益,才能增加邀请好友的成功率。奖励不能一概而论,要从邀请双方的场景中考虑。打个比方,游戏的好友邀请奖励。被邀请者一般是没玩过此款游戏的用户,所以肯定是新手礼包的诱惑比较大。而邀请者的状态就更多,需求点也不一样(可以是要求5个好友得到一套时装之类的奖励)。
积分运营
• 首先,做积分体系,要了解积分的架构设计,体系建设的意义是什么。不管是PC端、还是APP移动端,在做运营的时候,都有共同的问题:第一个就是用户拉新乏力;第二个是用户活跃度不高;第三个是用户留存率不高;第四个就是缺乏转换手段。互联网产品做运营,都逃脱不了这些运营通病,怎么解决呢?通过用户运营其中最核心、最有效的手段来解决,就是积分运营。
• 通过积分运营,可以把用户运营中出现的通病进行改善甚至解决掉。积分运营目前国内比较有限,但运营效果相对较好的案例就是平安银行的万里通积分运营,通过打通外部众多的第三方商家资源,实现通兑通换来提升积分价值,从而吸引平安用户进行积分消费和积分的赚取。
• 互联网平台的积分运营,主要起到四个作用:
• 对用户的导向性作用;
• 用户的活跃度提升;
• 通过用户的积分,增加用户对产品的依赖性;
• 通过积分挽留用户,提高平台的留存率;可以通过积分进行不同用户的分类、分级,形成用户对积分的价值归类,每一类积分等级用户,可以按照不同的营销方案进行宣传,用户的黏度就强了。
会员体系
• 1会员特权构思
• 红名标识
• 评论靠前
• 升级加速
• 评论花边
• 个性化动态头像
• wifi环境关注自动缓存
• 兑换折扣
• 商城折扣
• 会员补签系统
• 活动优先
• 抽奖概率提升
• 作者回复优先
• 论坛加精优先
2会员升级体系
可按照微博会员成长体系
• 普通会员10点/天,年费会员15点/天
• 会员失效后-5点/天
• 会员等级成长值
• 3其他说明
• 会员用安妮币充值,因为兑换上的计算方式,数学不大好的用户很难知道自己究竟花了多少钱。这与电商活动的故意加大计算难度异曲同工。
• 等级越高权利越大,优惠越多,获奖率越高。以此促进用户向会员转化,增加盈利模式。
然后下载了很多的K12的应用,但是发现和回家学习的收费分享类型高度相似的应用并不多:
然后,开始写story:
作为一名用户,我希望能够方便地把这个应用分享给其他人下载注册,以便我更有动力去分享;
作为一名用户,我希望能够有积分制度,以便我换取付费才能享有的服务;
作为一名用户,我希望能够时常获取积分奖励,以便我快速积累积分;
作为一名用户,我希望在把这个应用推荐给别人时能够获得奖励,以便我更有动力去推荐;
作为一名用户,我希望能够按需购买课程,以便我不会浪费我的金钱;
作为一名用户,我希望能够付费以同时获得所有服务,以便我不浪费我的时间;
我的设想是,用户应该从邀请注册中获取更多的奖励,并且要把邀请注册做的非常容易便捷;其次,每日签到系统不应该是单纯的点一下签到,先让用户分享之后再允许签到,一不太影响用户的热情,因为分享系统的价值非常高,二是做活了签到这个功能;然后就是签到的随机奖励系统,就像抽奖一样,奖励有小有大,给用户一种期待感;最后就是应该允许购买单独的课程,让用户能够按需购买,消除用户的顾忌。
明天计划的事情:
今天看看任务七和任务八过了没,没过就再改改,过了就任务九
遇到的问题:
感觉这样一个任务更多的是运营的事情,由运营制定好策略之后产品再进行配合,而且在没有足够多的用户调研或者数据的情况下,我画的一些改变更像是空谈。
收获:
今天了解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K12领域,这个领域可能是我比较难理解的一个领域了,因为不知道现在00后的世界到底变得怎么样了,但是也只是重点分析了一下会员、积分和邀请注册体系,这三个应该是比较通用的模块了,工作中也会用到,所以感觉还是在以后有空的情况下多学一点运营的知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