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7-07-26 20:50:55
3 951
今天完成的事情:
今天按照昨天的计划,尝试抛弃所有人口统计学特征,用第一人称只描述动机来写我那个构思的用户画像,如下:
刚刚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工作,并没有认识多少朋友,连能一起出去逛街的人都找不到。而且这个地方大部分的逛街场所都已经去过了,再去也没什么意思,需要衣服或者其他的什么的话,还是网上买比较方便,但是最近网上买的几件衣服虽然便宜,实际穿上之后并没有觉得很好看,一件件退又比较麻烦,就将就着穿吧。其实我好像并不是讨厌逛街,而是想要更有效率的逛街,每一家店都看过来实在是有点累,而我又不擅长砍价,总是担心会被店家宰。我想要找到本地的一些物美价廉的衣服,怎么就那么难呢?
这样尝试着写了之后,我才发现了问题,因为这样写实在是太难了,一个人的心理活动和动机是非常难以描述的,我以我自己作为描述对象来写用户画像都这么费劲,都觉得没有描述出重点,那么要去描述其他用户的内心,更加困难了,这可能就是大部分公司不用这种方法的原因吧,除非写用户画像的人非常精通心理学和写作,不然是不太可能不借助人口统计学的限制条件来准确描述出用户心理的。
然后我就是编写了一下我那个产品的用户story,放在成果展示里
明天计划的事情:
等师兄评价下我的story可不可以,再去看看其他知识点,感觉走过来已经有点不稳了
遇到的问题:
story的作用应该是快速做出MVP,而我写的story好像太大了,好像还可以分细,原因就是我构思产品的时候构思的是一个完整的产品,而要敏捷开发的话,第一版一定是一个只有一两个功能的产品。同时其实我们现在也不好估算开发的工作量,毕竟没有实际接触过
收获:
知道了story的用处,勉强完成了任务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