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7-06-09 23:00:43

1 993


今天完成的事情:

邀请了两个同学注册,学习了一下打包,做完了PM任务2

明天计划的事情:

复盘项目demo,收拾行李坐火车
遇到的问题:

今天后台数据爆炸,然后打开页面什么都没有很丑,其实应该写再没有任何数据的时候,自动把写死的数据贴上去,假装一点问题都没有。
收获:

今天终于有了一个散修师弟,评他日报的时候把毕生所学都教给了他。

了解了项目开发的story具体是什么,

    一件用户通过系统完成他一个有价值的目标(买一罐饮料)的事。这样的过程就叫“用户案例(user case)”或者“用户故事(user story)”。本文描述了敏捷开发的技巧:如何以用户故事管理项目.

什么是用户故事(user story)

    假定这个项目的客户是个饮料自动售货机的制造商。他们要求我们为他们的售货机开发一款软件。我们可以找他们的市场经理了解这个软件的需求。

    因此,我们的客户就是他们的市场经理。谈需求的时候,有一回他这样说:“用户往售货机每塞一个硬币,售货机都要显示当前该客户已经投了多少钱。当用户投的钱够买某一款饮料时,代表这款饮料的按钮的灯就会亮。如果那个用户按了这个按钮,售货机就放一罐饮料到出口,然后找零钱给他。”

    上面的话描述的是一件事情,一件用户通过系统完成他一个有价值的目标(买一罐饮料)的事。这样的过程就叫“用户案例(user case)”或者“用户故事(user story)”。也就是说,上面我们的客户所说的话,就是在描述一个用户故事(user story)。
    (我解释一下为什么用故事这个词,没兴趣也可以忽略。在一个系统面前,每个用户要完成同样的目标,都要做这个系统设定的例行的事,这件事情不是一个例子,所以不叫事例,这也不是故事,也不能算一段历程,而是一个例行的事。)

    如果我们想要记下这段用户故事,我们可能会用这样的格式:

    名称:卖饮料

    事件:

    1. 用户投入一些钱。

    2. 售货机显示用户已经投了多少钱。

    3. 如果投入的钱足够买某种饮料,这种饮料对应的按钮的灯就会亮。

    4. 用户按了某个亮了的按钮。

    5. 售货机卖出一罐饮料给他。

    6. 售货机找零钱给他。

    注意到,一个用户故事里面的事件可以这样描述:

    1. 用户做XX。

    2. 系统做YY。

    3. 用户做ZZ。

    4. 系统做TT。

    5.  ...

用户故事只是描述系统的外在行为

    一个用户故事只是以客户能够明白的方式,描述了一个系统的外在行为,它完全忽略了系统的内部动作。比如,下面有下划线的那些文字,就属于不应该出现在用户故事中的系统内部动作:

    1. 用户投入一些钱。

    2. 售货机将塞进来的钱存在钱箱里,然后发送一条命令给屏幕,屏幕显示目前已经投入的金额。

    3. 售货机查询数据库里面所有饮料的价格,判定钱足够买哪些饮料,对于钱足够买的那些饮料,对应的按钮的灯就会亮起来。

    4. 用户按下一个亮起来的按钮。

    5. 售货机卖出一罐饮料给用户,然后将数据库里面该饮料的存货数量减1。

    6. 售货机找零钱给用户。

    不管是口头描述的,还是书面形式,这样的内容是描述用户故事时一个很常见的错误。特别的,千万不要提及任何有关数据库,记录,字段之类的对客户一点意义都没有的东西。



返回列表 返回列表
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