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7-05-21 22:39:18
2 878
今天完成的事情
听付老师讲解有关文件管理的知识
锻炼身体
写页面
收获
基本完成各页面书写,有些小问题;
小课堂的知识:
文件是指记录在外存上的具有文件名的一组相关信息的集合;
文件的逻辑结构分为有结构的记录式文件:顺序文件/索引文件/直接文件
第二种是无结构的流式文件;
顺序文件存取速度较快,对定长记录,可以直接存取;但是对于变长记录存取低效,也不利于文件的动态增长;
为了解决变长记录存取的问题,利用索引文件,建立一张索引表;可以方便地直接存取,易于文件的增加深处;但是增加了存储开销,同时索引表的查找策略对文件系统的效率影响很大;
与文件管理系统和文件集合相关联的是文件目录。包含文件的相关信息,如:属性、位置和所有权等。
文件又FCB和文件本身两部分组成,FCB是文件控制块,是操作系统为管理文件设置的数据结构,存放了文件的有关说明信息,是文件存在的标志;
单级目录:
优点是简单,易实现;缺点是,限制了用户对文件的命名,文件平均检索时间长,不支持分类,不便于文件共享,只适合单用户环境;
二级目录:
提高了检索目录速度,不同用户目录中可以重命名;
但是限制了各用户对文件的共享;
增加了系统开销,缺乏灵活性,无法反映真实世界复杂的文件结构形式,不支持文件分组;
树形目录:
层次结构清晰,便于管理维护;解决了重名问题;查找速度加快;
缺点是逐层检查,影响速度;
文件分配磁盘物理块有三种方法:连续分配/链接分配/索引分配;
连续分配:每个文件在磁盘上占用一组连续的物理块。磁盘地址构成一个线性空间,文件逻辑块顺序与文件物理块顺序相同。
链接分配:每个文件是一个磁盘块的链接列表:块可以分散在磁盘各处;
索引分配:为每一个文件分配一个索引块(表),再把分配给该文件的所有块号,都记录在该索引块中。故索引块就是一个含有许多块号地址的数组。
缓冲:在设备之间传送数据时,暂时保存数据;
单缓冲是操作系统提供的最简单的一种缓冲形式。每当一个进程发出一个I/O请求时,操作系统便在主存中为之分配一个缓冲区,该缓冲区用来临时存放输入/输出数据。
双缓冲方式和单缓冲方式相比,双缓冲方式能进一步提高CPU和外设的并行程度。但是在实际系统中很少采用这一方式,这是因为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外设很多,又有大量的输入和输出,同时双缓冲很难匹配设备和CPU的处理速度。因此现代计算机系统中一般使用环形缓冲或缓冲池结构。
环形缓冲包含了多个大小相等的缓冲区。在主存中分配一组大小相等的存储区作为缓冲区,并将这些缓冲区链接起来,每个缓冲区中有一个指向下一个缓冲的指针,最后一个缓冲区的指针指向第一个缓冲区,这样n个缓冲区就成了一个环形。
遇到的问题:
写input的时候,如何设置type=“password”的同时,让显示默认的字(value=‘xxxx’)为汉字而不是实心圆;
如何让鼠标点击到input文本框的同时,让文本框清空;(通过css)
明天计划的事情:
高效率处理待完成的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