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7-05-18 12:41:18

1 1071


今日完成:

1:学习了ng-repeat的使用,

2:学习了ui-route,但是学不会,看不懂

3:学习使用了ng-hide,

遇到的问题:

暂无

明日计划:

继续学习angular,进行任务6的demo,开始任务7


今日收获:

1:为什么Angular有了自带的路由,我们还需要用ui-router呢?这里简单明了的说明下ngRoute和ui-router的区别吧,其实也没很大的区别,主要的就是ngRoute针对于单视图,而ui-router可用于多视图(这里说的视图是指在页面内我们可控制的,可变化的区域)。

比如我们点击了一个link,我们需要在视图中跳转到指定的一个页面,那么ngRoute已经满足了我们的需求,而当我们点击的时候,需要在分别在不同的地方跳转两个不同的页面的时候,ngRoute就不够用了,我们就需要用到ui-router。


2:

关于周日要讲的小课堂

由于历史的原因,各个浏览器在对页面的渲染上存在差异,甚至同一浏览器在不同版本中,对页面的渲染也不同。在W3C标准出台以前,浏览器在对页面的渲染上没有统一规范,产生了差异(Quirks mode或者称为Compatibility Mode);由于W3C标准的推出,浏览器渲染页面有了统一的标准(CSScompat或称为Strict mode也有叫做Standars mode),这就是二者最简单的区别。

    W3C标准推出以后,浏览器都开始采纳新标准,但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保证旧的网页还能继续浏览,在标准出来以前,很多页面都是根据旧的渲染方法编写的,如果用的标准来渲染,将导致页面显示异常。为保持浏览器渲染的兼容性,使以前的页面能够正常浏览,浏览器都保留了旧的渲染方法(如:微软的IE)。这样浏览器渲染上就产生了Quircks mode和Standars mode,两种渲染方法共存在一个浏览器上。




返回列表 返回列表
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