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7-05-07 22:17:32

1 1129


今天完成的事情:看了下Jon duckett编写的HTML&CSS设计与构建网站
明天计划的事情:任务十
遇到的问题:无
收获:赶上了最后一点直播讲座的内容,就去查了一下内存管理的知识

1. 内存管理方法

        内存管理主要包括虚地址、地址变换、内存分配和回收、内存扩充、内存共享和保护等功能。 

2. 连续分配存储管理方式

      连续分配是指为一个用户程序分配连续的内存空间。连续分配有单一连续存储管理和分区式储管理两种方式。

2.1 单一连续存储管理

     在这种管理方式中,内存被分为两个区域:系统区和用户区。应用程序装入到用户区,可使用用户区全部空间。其特点是,最简单,适用于单用户、单任务的操作系统。CP/M和 DOS 2.0以下就是采用此种方式。这种方式的最大优点就是易于管理。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例如对要求内存空间少的程序,造成内存浪费;程序全部装入,使得很少使用的程序部分也占用—定数量的内存。

2.2 分区式存储管理

       为了支持多道程序系统和分时系统,支持多个程序并发执行,引入了分区式存储管理。分区式存储管理是把内存分为一些大小相等或不等的分区,操作系统占用其中一个分区,其余的分区由应用程序使用,每个应用程序占用一个或几个分区。分区式存储管理虽然可以支持并发,但难以进行内存分区的共享。

       分区式存储管理引人了两个新的问题:内碎片和外碎片。

      内碎片是占用分区内未被利用的空间,外碎片是占用分区之间难以利用的空闲分区(通常是小空闲分区)。

       为实现分区式存储管理,操作系统应维护的数据结构为分区表或分区链表。表中各表项一般包括每个分区的起始地址、大小及状态(是否已分配)。

      分区式存储管理常采用的一项技术就是内存紧缩(compaction)。

2.2.1 固定分区(nxedpartitioning)。

        固定式分区的特点是把内存划分为若干个固定大小的连续分区。分区大小可以相等:这种作法只适合于多个相同程序的并发执行(处理多个类型相同的对象)。分区大小也可以不等:有多个小分区、适量的中等分区以及少量的大分区。根据程序的大小,分配当前空闲的、适当大小的分区。

      优点:易于实现,开销小。

      缺点主要有两个:内碎片造成浪费;分区总数固定,限制了并发执行的程序数目。

2.2.2动态分区(dynamic partitioning)。

        动态分区的特点是动态创建分区:在装入程序时按其初始要求分配,或在其执行过程中通过系统调用进行分配或改变分区大小。与固定分区相比较其优点是:没有内碎片。但它却引入了另一种碎片——外碎片。动态分区的分区分配就是寻找某个空闲分区,其大小需大于或等于程序的要求。若是大于要求,则将该分区分割成两个分区,其中一个分区为要求的大小并标记为“占用”,而另一个分区为余下部分并标记为“空闲”。分区分配的先后次序通常是从内存低端到高端。动态分区的分区释放过程中有一个要注意的问题是,将相邻的空闲分区合并成一个大的空闲分区。




返回列表 返回列表
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