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7-03-06 00:12:51

1 907


今天完成的事情:

一篇帖子:如何处理2B业务中,频繁的产品需求变更
       PM在工作当中会根据业务不同,2B或者2C。网上的PM教程多是2C业务的产品经理写的,很多都是不适合2B的决策流程长、需求不断变化、甚至是需求并不明确、存在明显缺陷的场景,这个在师兄当前面临的处境很匹配。帖子里说要把所有需求都按照重要程度、开发成本及影响用户的程度等因素综合进行排序,这里就是最近接触到的功能拆分后要列出优先级,哪些要先做,哪些可以放到下一个版本的迭代中去。
      agile project敏捷开发适合需求多变的项目,一个详细的产品更新时间表和方向同样很重要,因为实际2B的业务中,都是有时间期限的,没有按时交付项目,会违约、降低客户满意度的。
      2B的产品同时是项目经理,应当具备丰富的业务经验,以及项目把控能力,把控产品节奏。不能为了赚钱,一味满足客户而接受变动需求,这样不仅使团队精力透支和效率下降,还势必会导致客户验收不满意。要在客户面前保持竞争力与”高姿态“,不卑不亢,该砍就砍,否则出了问题,背锅的是自己。

   晚上跟着听力一下算法的课程,讲到qq登陆的业务流程过程也是一个算法,作业是用NS图和psuedocode整理:

qq登陆流程图:

http://6j3n2p.axshare.com


了解了一波流程图:http://blog.csdn.net/benben_1678/article/details/50667365   信息量很大

流程图的分类?

常见的流程图有业务流程图(Transaction Flow), 页面流程图(Page Flow)


明天计划的事情:

双语儿童小程序复盘的原型部分和验收标准;

看dont make me think 消化吸收没看完的地方。
遇到的问题:

画流程图的时候,要非常细心,总觉得还有地方没画上。

应该和功能拆分类似,手熟尔的问题。

思考:假如项目延期了,PM如何跟客户解释?要积累实际项目中的真实场景,组织话术。

收获:


词汇普及:
DAU是日活跃用户数,通过用户ID排重统计数据。
UV是独立访客。通过用户IP排重统计数据。
UV:没有时间范围限制,就是访问用户数(去重),所以一般会加上每日UV,现在一般都指PC站的访问用户数;
DAU:加了时间限制,就是指每日访问用户数(去重),现在一般都会指的是APP的日活用户数。
IP:“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即知识产权

统一建模语言(UML,UnifiedModelingLanguage)是面向对象软件的标准化建模语言。UML因其简单、统一的特点,而且能表达软件设计中的动态和静态信息,目前已成为可视化建模语言的工业标准。在软件无线电系统的开发过程中,统一建模语言可以在整个设计周期中使用,帮助设计者缩短设计时间,减少改进的成本,使软硬件分割最优。

UML由3个要素构成:UML的基本构造块、支配这些构造块如何放置在一起的规则和运用于整个语言的公用机制。
UML有3种基本的构造块:事物、关系和图。
事物是对模型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成分的抽象,包括结构事物,如类(Class)、接口(Interface)、协作(Collaboration)、用例(UseCase)、主动类(ActiveClass)、组件(Component)和节点(Node);行为事物,如交互(Interaction)、态机(Statemachine)、分组事物(包,Package)、注释事物(注解,Note)。
关系用来把事物结合在一起,包括依赖、关联、泛化和实现关系。




返回列表 返回列表
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