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5-06-28 20:53:21
0 7
今天的任务:开始任务三。
遇到的问题: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先根据师兄的建议把 e/r 图看一下
实际梳理业务对象关系的时候,我们可以先列举出某个模块涉及到的业务对象,然后再注明业务对象之间的联系。至于属性,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要不要标明。因为,属性标记太多的话会占据 ER 图的大部分区域,反而导致实体关系不容易察觉。
以校园管理系统为例,我们梳理出来的业务对象会有学校、班级、教师、学生、课程等对象。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一个学校有多个班级,多名教师;
一个班级有多名学生,一个班级会有一名班主任(也是教师),一个班级开设多门课程;
一名教师教授1门或多门课程(视情况而定,对小学来说通常会出现一名教师同时教一些非主课课程),一名教师会教多个班级的课程;
一名学生属于一个班级,一名学生同时学习多门课程。
可以看到,随着业务对象的增加,上面的关系文字说明会越来越多,让人很难理清楚关系,这个时候我们用 ER 图来表示就会清晰很多,如下图所示。
通过这个图,我们还可以进一步优化,比如通过学生所在的班级可以知道学生学习的课程(假设班级课程统一)。同时,我们发现班主任其实是班级的一个属性,就可以去掉教师和班级之间的关系。这种优化非常关键,因为关系越多意味着业务系统的实现越复杂,也很难进行扩展。优化后的 ER 图如下。
ER 图简化
当大家对领域知识熟悉后,其实联系就可以去掉,比如我们都知道学生是属于某个班级的,教师是教授课程的,因此只需要保持数量关系就可以,而且数量对应关系在 ER 图中也有约定的表现形式,常见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面是简化后的 ER 图,这里我们将班主任放到了教师上面,表示一个班级会由一名教师担任班主任。
虽然 ER 图是一种规范,但是有时候为了更清晰地表明业务对象属性或关系,可以做一些变通,比如我们上面的班主任其实并不属于 ER 图的规范。下面的ER图同时将业务对象的属性和关系描述了出来,并且将实体的字段与其他实体的字段对应了起来(如订单的所属客户对应了客户 id),这种ER图更偏向技术上的数据表设计。对于产品经理来说,我们只需要列出关键的属性即可。在实际绘制 ER 图的时候,不要拘泥于固定的形式,更重要的是能够实现清晰地表达业务对象关系的目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