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20-08-20 21:12:11
0 1159
今天完成的事情:
学习qa的三个环境,环境其实就是服务器,三个环境分别是开发和测试以及线上,三个环境是各自独立的,不会有任何关联,在很多严格的公司,都会将三个环境进行物理隔离,互相不可通信。
为什么会会有三个环境呢,因为线上很慎重,没人敢把没有测验过的代码放到线上。
测试环境需要稳定的一个环境,不能随时进行更改和发布,而开发环境不一样,开发每天都基本会更改4 5次。
再开发提交提测之前,需要先参加demo,来判断是否达到提测标准。
在整个测试环境,都是自己的工作平台,直到验收无误,才可以提交到线上。
测试其实就是有计划的对系统挑刺,项目模块的功能也就是功能点,而在测试的时候应该先了解测试的需求,在通过需求,开脑动,用各种各样的测试方法去测试,而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固定的模板,去做测试记录,这个记录就叫做测试用例了。
还学习了测试的基本属性呢,有前置条件,操作步骤,预期结果,以及对应的功能点。
前置条件则是,用户操作的时候必须是有顺序的,要想达到这个需求,那么肯定有什么必要的条件。
操作步骤则是具体要做的事,把它给计划好。
预期就是结果,系统能看到的结果。
学习了对bug的定义和了解,bug其实就是应该发生的事情却没有发生,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它发生了,其次呢,bug的存在跟经验没有关系,正确的认知bug的存在,不要带有太多的困惑,把出现的bug消除,把bug的出现率尽量变小,这次是最应该做的事情。
当然,当一个程序猿他的bug特别少,那么说明他的水平特别高,其实很多程序员,犯错是因为他根本不知道自己犯错了,所以,快速的反馈,修复bug,并提醒自己下次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才是正确的应对方法。
大多数的测试,其实不是很懂技术,但感受却很直接,他们知道哪个程序员项目容易出问题,负责的模块容易故障,哪个花的时间更少,这些都是能很直观的感受到的。
不要在开发阶段进行测试,除非开发请求,开发到测试,最重要的阶段是demo。
作为测试,应该明确说明时候能发布,什么时候放弃发布,什么时候舍弃一些功能。
在功能测试阶段,上线往往取决于bug的级别,而功能不好不代表不可以上线,相反只有能通,是符合上线的条件的。
每个系统的环境 使用 体验 功能不一样 所以遇见的bug也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个时候,体现到bug优先级重要的原因。
bug的严重程度;
critical;最严重,代表着系统不可用,系统崩溃,例如网页404
而bug的严重程度不代表着critical的解决难度会很大,出现网址打不开可能只是域名过期,交交钱就可以解决。
block;非常严重,网页界面操作卡死,不能进行下一步
major;严重,系统的流程能过,但是关键的业务或者数据错误,会影响用户的正常体验,major相当于一条分界线,它是很多团队的初期目标,完全消除major为目标。
normal;常见的bug,不是特别影响用户的体验,像normal级的bug,应该重点与控制数量,在开发提交数据测试时,nprmal类的bug不应该超过3个,normald类的bug很容易发现。
minor的bug,无伤大雅的bug,一些小问题,如错字,字体,样式,兼容,修复这些bug呢看程序员有没有空。
关于对bug的处理思维习惯,不应该是 主逻辑的习惯 不是先把整体跑通 再去管细节,而是在demo之前,交付所有正常使用的功能,才是一个好的习惯,这样测试的时候,测试环境才有意义。
测试应该明确守好dmeo这一关,处理好bug的优先级。
提bug时,一定要描述清楚 操作步骤 附截图 再到使用环境 系统版本型号,再到预期的结果
学了bug管理工具,记录了一个bug被创建再到被指派然后被修复后关闭的过程,而bug的生命周期就是,bug有哪些状态,这些状态是由谁触发,角色又是谁。
当记录一个bug并不能就直接认为它是刚出现的,可能已经出现很久了,只是你没发现而已。
学习了偶现 必现, 偶现就是偶尔或新出来的问题 而必现呢,则是经常出现的问题。
新建一个bug,最重要的就是记录运营环境和操作步骤,然后截图。
有些bug,是只有在特定的情况,特定的环境,发生在特定的人身上才会出现。
无论前端也好,后端也好,用户也好,谁发现了bug,要第一时间汇报给qa,好让qa去录入这个bug,知道这个bug现在是一个怎样的状态,是否正在修复,是否需求一致,是否方法不对。
修复bug就是,qa提出bug,然后把bug交给哪个倒霉鬼,让他去修复,不要过于去纠结,这个bug到底派给谁,这不是你的职责,因为有专门的研发团队的小组leader来接手。
而bug并不是指派一次,那就可以了,而是要多次的指派,在修复的过程中,这个bug会交到不同的人手中,而有些时候还会碰到一些人,bug他认为不是自己的问题,但他又不将bug及时扔出,导致bug就卡在那里。
修复bug的确认时间是有级别的,major以上的bug,应该放下手头手头上的工作,两个小时以内,必须把这个bug修复,而normal的bug,不应该超过两天,下一期版本修复,或者更新一些小版本。
修复bug,也会有发现不是自己的问题,然后指派到下一个人,下一个人把属于自己的问题解决掉,再继续指派另外一个人,在继续指派的过程中,bug无论在谁手里都是已接受的状态。
而研究院并不是只有接受的权利,他们对付qa的武器有 无法实现 设计如此 推迟修复 重复bug 等等
bug的关键点在于bug区分优先级 处理的bug是否和当前项目有冲突 如果修复完bug 对当前的项目有影响 研究人员自己承担。
不要未修改时就发布到测试环境,不要没有演示就修改状态。
线上环境或测试环境验证通过了,就可以关闭状态了
如果没有通过,就加入reopen用来标记,它跟未分配是一样的 一个是主 一个是配
学习了开发环境,开发环境简单来讲就是,对环境的未知会特别多,昨天发生了,今天可能就不一样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研究团队会用假数据,来保证前端后端的开发,研究团队也经常会出现思维漏洞,没有持续集成的习惯,另外开发环境没有版本管理,依赖关系不稳定,开发环境是思想从诞生到落地的重要过程。
在来不及测试的时候,应该明确优先级的重要功能,再把它加入测试环境。
测试需要做的是在每天晨会后。或者任意一个时间段,去看看开发团队的关键的逻辑有没有错误,有没有重大的偏差,而不是做严谨的测试,开发环境对测试而言最重要的是demo,demo依照story来演示有没有遗漏,demo完之后会打tag,所以整个过程是严谨的,从来没有所谓的主流程跑通,必须的一行代码都不用改动,直接发进测试环境。
而demo通过的原则是;肉眼能看见的错误,就不能通过,而不是只有几个minor级别的小问题,就可以通过了。
demo的时候,只展示问题,会节省很多时间,demo的数据应该使用仿真数据,而不是随意填写,如测试一之类的。
demo测试之前必须通过性能测试,再到ui自检规范和codereview三者通过后才允许demo。
bug修复 开发环境应该像测试演示 才能允许发布测试数据 demo发现问题要及时记录。
发布到测试环境需要登记,我们一般使用wiki管理测试环境的发布,测试环境有两种情况才能发布,一种是新迭代开发,一种是bug的修复。
不允许说发布功能改什么,而在需求和bug管理工具看不到。
发布测试环境,回滚版本,测试环境由运营开发依次检验是否发布成功。
测试环境,每天只允许发一次。
运维人员,所有操作步骤写在wiki上,脚本和sql都应该在wiki登记,不能脱离wiki单独发布,测试环境中,开发人员,只有读日志的权限,不应该有重启和发布的功能。
明天计划的事情:
学习什么是线上,和自动化测试以及性能测试,以及常见的功能模块有哪些,
正确的提Bug--用离子炮发起向程序们的攻击
遇到的问题:
暂时没有
收获:
学了很多测试相关的知识,做了很多笔记以及总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