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12-05 22:45:41

1 1362


写完6个页面

student_all

error

editstudent

addstudent

对应的controller


@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student")// ip/项目名/student
public class StudentController {
@Autowired
   StudentService studentService;
private static final Logger log = LogManager.getLogger(StudentController.class);

//跳转到添加页面
   @RequestMapping(value = "/addStudent")//ip/项目名/student/addStudent请求地址
   public String toAddStudent(){
return "addStudent";
}

//添加学生
   @RequestMapping(value ="/addStudent")
public String addStudent(Model model, Student student){
if(student != null){
studentService.insertStudent(student);
}
return "redirect:/student/findAllStudent";
}

//更新学生
   @RequestMapping(value = "/updateStudent")//ip/项目名/student/updateStudent请求地址
   public String upadteStudent(Model model, HttpServletRequest request,String name,
@Validated Student student,BindingResult result){
if(name.length() == 0&&result.hasErrors()){
List<ObjectError> errors = result.getAllErrors();
for (ObjectError error : errors) {
log.error(error.getDefaultMessage());
}
model.addAttribute("allErrors",errors);
log.error("行了非空判");
return "/error";
}else if (studentService.updateStudent(student)){
student=studentService.findStudentById(student.getId());
model.addAttribute("student",student);
return "redirect:/student/findAllStudent";
}

return "redirect:/student/findAllStudent";
}

//查询单个学生 Attribute:属性
   public String findStudent(Model model,long id){
model.addAttribute("student",studentService.findStudentById(id));
return "editStudent";
}

//删除学生根据ID
   @RequestMapping(value = "/deleStudent/id={id}")
public String deleteStudent(@PathVariable long id, @Validated Student student, BindingResult result){
studentService.deleteStudent(id);
log.info(id);
return "redirect:/student/findAllStudent";
}

//查询所有学生
   @RequestMapping(value = "/findAllStudent",method = RequestMethod.GET)
public String findAllStudent(Model model,@RequestParam(value = "pageNo",required = true,defaultValue = "1") Integer pageNo){
Integer pageSize=5;
PageHelper.startPage(pageNo,pageSize);
List<Student>students= studentService.findAllStudent();
PageInfo<Student> pageInfo =new PageInfo<Student>(students);
model.addAttribute("pageInfo",pageInfo);
return "allStudent";
}

准备部署再服务器 和Resin

学习shell

什么是 Shell

首先让我们从下图看看 Shell 在整个操作系统中所处的位置吧,该图的外圆描述了整个操作系统(比如 Debian/Ubuntu/Slackware 等),内圆描述了操作系统的核心(比如 Linux Kernel),而 Shell 和 GUI 一样作为用户和操作系统之间的接口。

GUI 提供了一种图形化的用户接口,使用起来非常简便易学;而 Shell 则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命令行的接口,接收用户的键盘输入,并分析和执行输入字符串中的命令,然后给用户返回执行结果,使用起来可能会复杂一些,但是由于占用的资源少,而且在操作熟练以后可能会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具有批处理的功能,因此在某些应用场合还非常流行。

Shell 作为一种用户接口,它实际上是一个能够解释和分析用户键盘输入,执行输入中的命令,然后返回结果的一个解释程序(Interpreter,例如在 linux 下比较常用的 Bash


HTTP之响应消息Response

一般情况下,服务器接收并处理客户端发过来的请求后会返回一个HTTP的响应消息。

HTTP响应也由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状态行、消息报头、空行和响应正文。

 

HTTP/1.1 200 OK 

Date: Fri, 22 May 2009 06:07:21 GMT 

Content-Type: text/html; charset=UTF-8<html>      

<head></head>      

<body>            

<!--body goes here-->      

</body>

</html>

第一部分:状态行,由HTTP协议版本号, 状态码, 状态消息 三部分组成。

第一行为状态行,(HTTP/1.1)表明HTTP版本为1.1版本,状态码为200,状态消息为(ok)

第二部分:消息报头,用来说明客户端要使用的一些附加信息

第二行和第三行为消息报头,

Date:生成响应的日期和时间;Content-Type:指定了MIME类型的HTML(text/html),编码类型是UTF-8

第三部分:空行,消息报头后面的空行是必须的

第四部分:响应正文,服务器返回给客户端的文本信息。

空行后面的html部分为响应正文。

请求有语法错误或请求无法实现

5xx:服务器端错误--服务器未能实现合法的请求

常见状态码:

200 OK                        //客户端请求成功

400 Bad Request               //客户端请求有语法错误,不能被服务器所理解

401 Unauthorized              //请求未经授权,这个状态代码必须和WWW-Authenticate报头域一起使用 

403 Forbidden                 //服务器收到请求,但是拒绝提供服务

404 Not Found                 //请求资源不存在,eg:输入了错误的URL

500 Internal Server Error     //服务器发生不可预期的错误

503 Server Unavailable        //服务器当前不能处理客户端的请求,一段时间后可能恢复正常

HTTP请求方法

根据HTTP标准,HTTP请求可以使用多种请求方法。

HTTP1.0定义了三种请求方法: GET, POST 和 HEAD方法。

HTTP1.1新增了五种请求方法:OPTIONS, PUT, DELETE, TRACE 和 CONNECT 方法。

GET     请求指定的页面信息,并返回实体主体。 

HEAD     类似于get请求,只不过返回的响应中没有具体的内容,用于获取报头 

POST     向指定资源提交数据进行处理请求(例如提交表单或者上传文件)。数据被包含在请求体中。POST请求可能会导致新的资源的建立和/或已有资源的修改。 

PUT     从客户端向服务器传送的数据取代指定的文档的内容。

DELETE      请求服务器删除指定的页面。

CONNECT     HTTP/1.1协议中预留给能够将连接改为管道方式的代理服务器。

 OPTIONS     允许客户端查看服务器的性能。

TRACE     回显服务器收到的请求,主要用于测试或诊断。

Http协议定义了很多与服务器交互的方法,最基本的有4种,分别是GET,POST,PUT,DELETE. 一个URL地址用于描述一个网络上的资源,而HTTP中的GET, POST, PUT, DELETE就对应着对这个资源的查,改,增,删4个操作。 我们最常见的就是GET和POST了。GET一般用于获取/查询资源信息,而POST一般用于更新资源信息.

虽然 HTTP 的请求方式有 8 种,但是我们在实际应用中常用的也就是 get 和 post,其他请求方式也都可以通过这两种方式间接的来实现。

GET和POST的区别

GET提交的数据会放在URL之后,以?分割URL和传输数据,参数之间以&相连,如EditPosts.aspx?name=test1&id=123456. POST方法是把提交的数据放在HTTP包的Body中.

GET提交的数据大小有限制(因为浏览器对URL的长度有限制),而POST方法提交的数据没有限制.

GET方式需要使用Request.QueryString来取得变量的值,而POST方式通过Request.Form来获取变量的值。

GET方式提交数据,会带来安全问题,比如一个登录页面,通过GET方式提交数据时,用户名和密码将出现在URL上,如果页面可以被缓存或者其他人可以访问这台机器,就可以从历史记录获得该用户的账号和密码.

明天计划的事 postman和部署

今日问题:身体不适 忍着剧痛写日报哦




返回列表 返回列表
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