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6-11-30 22:17:54
2 2075
一、今天完成
1.修真院8期
1)【我的师兄】接口,新建师兄弟-LOCAL-ENCODE
2.修真院7期
1)BUG#1632 查、改、发布test
3.清理服务器过期日志
写脚本,编辑crontab定时任务
4.整理了一下当前送测前的流程
二、明天计划
1.修真院8期
完成 story【我的师兄】新建师兄弟关系、变更师兄弟关系、删除师兄弟关系、获取师兄列表、批量获取师兄信息,实现LOCAL-PASS
三、遇到问题
1.技能树项目,万能密码怎么判定线上和测试环境的?没时间看记一笔
四、收获
1.日志清理
1)挂载硬盘使用情况
df -hl
2)路径下各文件夹占用大小
du -h --max-depth=1 /data/
3)开始使用的通配符删除方式(慢到吐血)
rm -f dalperform.log.201611?[0-7]
4)老大指点的方式(一个指令搞定)
find /data/skill \( -iname "*.log*" -a -iname "*201[1-7]*" \) -mtime +30 -exec rm -f {} \;
2.crontab使用示例
1)30 21 * * * /usr/local/etc/rc.d/lighttpd restart
上面的例子表示每晚的21:30重启apache。
2)45 4 1,10,22 * * /usr/local/etc/rc.d/lighttpd restart
上面的例子表示每月1、10、22日的4 : 45重启apache。
3)10 1 * * 6,0 /usr/local/etc/rc.d/lighttpd restart
上面的例子表示每周六、周日的1 : 10重启apache。
4)0,30 18-23 * * * /usr/local/etc/rc.d/lighttpd restart
上面的例子表示在每天18 : 00至23 : 00之间每隔30分钟重启apache。
5)0 23 * * 6 /usr/local/etc/rc.d/lighttpd restart
上面的例子表示每星期六的11 : 00 pm重启apache。
6)* */1 * * * /usr/local/etc/rc.d/lighttpd restart
每一小时重启apache
7)* 23-7/1 * * * /usr/local/etc/rc.d/lighttpd restart
晚上11点到早上7点之间,每隔一小时重启apache
8)0 11 4 * mon-wed /usr/local/etc/rc.d/lighttpd restart
每月的4号与每周一到周三的11点重启apache
9)0 4 1 jan * /usr/local/etc/rc.d/lighttpd restart
一月一号的4点重启apache
3.JVM对9种数据类型的存储
基本数据类型
第一类:整型 byte short int long
第二类:浮点型 float double
第三类:逻辑型 boolean
第四类:字符型 char
OOB数据类型:引用型-对象类
涛师兄讲道:
1)9种类型都存在操作系统【栈】中
2)基本数据类型在【栈】中存的数据
3)引用型在【栈】中存的地址,地址是指向操作系统【堆】实际存放数据的位置(C语言的指针)
4)JVM对基本数据类型所占用实际物理内存大小,与实际在【栈】应用其实并不一致,如short型JVM声明中是2字节,但在【栈】中实际占用的4字节(跟int一样)
此处记忆中【栈】是固定连续的物理内存单元,【堆】是动态分配-回收的不连续的物理内存单元,所以两者在使用时有很大的速度差距,操作系统分配的【栈】物理单元远小于【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