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11-06 23:40:05
1 755
一、今天完成的事情:
1.学习BUG的优先级和严重程度定义:https://blog.csdn.net/sunshine_mei/article/details/49230199
Priority(优先级)和Severity(严重程度)时两个重要属性。很多新人经常混淆这两个概念。通常,人员在提交BUG时,只定义Bug的Severity,即该Bug的严重程度,而将Priority交给Project Leader或Team Leader来定义,有他们来决定该Bug被修复的优先等级。某种意义上来说,Priority的定义要依赖于Severity,在大多数的情况下,Severity越严重,那这个Bug的Priority就越高。你知道如何合理定义bug的Severity么?
通常Bug管理系统里Severity分为四个等级Blocker,Critical,Major,Minor/Trivial(也可以自定义,但通常是这四个),而Priority分为五个等级:Immediate,Urgent,High,Normal,Low。
Severity
1)Blocker(有妨碍的):即系统无法执行、崩溃或严重资源不足、应用模块无法启动或异常退出、无法测试、造成系统不稳定。
严重花屏
内存泄漏
用户数据丢失或破坏
系统崩溃/死机/冻结
模块无法启动或异常退出
严重的数值计算错误
功能设计与需求严重不符
其他导致无法测试的错误,如 服务器500错误
2)Critical(紧要的):即影响系统功能或操作,主要功能存在严重缺陷,但不会影响到系统的稳定
功能未实现
功能错误
系统刷新错误
数据通讯错误
轻微的数值计算错误
影响功能及界面的错误字或拼写错误
安全性问题
3)Major(严重的):即界面、性能缺陷、兼容性。
操作界面错误(包括数据窗口内列名定义,含义是否一致)
边界条件下错误
提示信息错误(包括未给出信息、信息提示错误等)
长时间操作无进度提示
系统未优化(性能问题)
光标跳转设置不好,鼠标(光标)定位错误
兼容性问题
4)Minor/Trivial(次要的/不严重的):即易用性及建议性问题。
界面格式不规范
辅助说明描述不清楚
操作时未给用户提示
可输入区域和只读区域没有明显的区分标志
个别不影响产品理解的错别字
文字排列不整齐等一些小问题
Priority
1)Immediate:即“马上解决”,表示问题必须马上解决,否则系统根本无法达到预定的需求
2)Urgent:即“急需解决”,表示问题的修复很紧要,很急迫,关系到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是否正常
3)High:即“高度重视”,表示有时间就要马上解决,否则系统偏离需求较大或预定功能不能正常实现。
4)Normal:即“正常处理”,进入个人计划解决,表示问题不影响需求的实现,但是影响其他使用方面,比如页面调用出错,调用了错误的等。
5)Low:即“低优先级”,即在系统发布前必须确认解决或确认不予解决
2.完成明确Bug级别和优先级,截图说明到文档后提交到禅道
二、明天计划的事情:
1.完成任务2的任务后
2.开始任务3
三、遇到的问题:
1.如何使用禅道管理Bug:https://blog.csdn.net/xiaoyida11/article/details/50436177
禅道里面Bug的基本流程是:测试人员提出Bug-->开发人员解决Bug-->测试人员验证关闭
第一步:创建产品
使用Bug管理功能之前,需要先创建产品。禅道里面设计的理念是Bug主要附属在产品概念下面的。
新增产品时需要设置产品的名称、代码,几个负责人信息。
第二步:提出Bug
有了产品之后,我们就可以来创建Bug了。
在创建Bug的时候必填的字段是影响版本,Bug标题,重现步骤这些基本的信息。
所属项目,相关产品,需求可以忽略。
创建Bug的时候,可以直接指派给某一个人员去处理。如果不清楚的话,可以保留为空。
第三步:解决Bug
当一个Bug指派给某一个研发人员后,他可以来验证解决这个Bug。
1)通过各种标签和检索条件找到需要自己处理的Bug
在对Bug进行处理之前,需要先要找到需要自己处理的Bug。禅道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检索方式,比如指派给我,可以列出所有需要我处理的bug。
2)解决Bug
研发人员解决Bug,选择解决方案,一般来讲有效的解决Bug方案是“已解决”。
第四步:关闭Bug
当研发人员解决Bug后,Bug会重新指派到Bug的创建者头上。这时候测试人员可以来验证这个Bug是否已修复。如果验证通过,则可以关闭该Bug。
四、收获:
1.学会安装并使用禅道,在禅道上提交Bug。
2.明白Bug级别和优先级别的分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