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11-06 23:00:23

0 669


今天完成的事情:

测试的生命周期
明天计划的事情:
遇到的问题:暂无
收获:

准备看一些测试题,了解到测试还有生命周期

软件生命周期

1、瀑布型生命周期模型

自相而下,相互衔接

1)问题的定义及规划

定义:确定软件的开发目的及其可行性。制定项目总体开发计划。(发现问题并规划)

人员:【产品经理】,运营,开发老大,需求分析师,老板,项目经理等

输出:需求说明文档/原型图/PRD

 

2)需求分析

在确定软件开发可行的情况下,对软件需要实现的各个功能进行详细分析,明确客户的需求,输出需求规格说明书最终版(原型图),提交评审。

人员:产品经理,开发人员,测试人员,UI设计(不是所有的人)

形式:会议

测试尽早介入的目的:1)了解需求,方便测试;2)提高用户体验度

 

3)设计

把需求分析得到的结果转换为软件结构和数据结构,形成系统架构。

概要设计:主要是架构的实现,指搭建架构、表述各模块功能、模块接口连接和数据传递的实现等项事务。

详细设计:对概要设计中描述的各模块进行深入分析等。其中需要包含数据设计说明。

人员:程序员

输出: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

 

4)编码

按照详细设计好的模块功能表,编程人员编写出计算机可运行的程序代码

 

5)软件测试

在软件设计完成后要经过严密的测试,以发现软件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纠正。测试方法主要有白盒测试和黑盒测试。建立详细的测试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进行。

单元测试:主要是测试程序代码,为的是确保各单元模块被正确的编译-----一般是开发来完成。

集成测试:单元测试后,将各单元组合成完整的体系,测试软件各单位之间的接口是否正确、数据能否正常传。-----比如说注册和充值这两个功能是否能够连通

系统测试:把软件系统搭建起来,按照软件规格说明书中的要求,测试软件其性能等是否和用户需求相符合,在系统中运行是否存在等等。---根据测试用例,进行完整的系统测试

验收测试:主要就是用户在拿到软件的时候,在使用现场,会根据前边所提到的需求,以及规格说明书来做相应测试,以确定软件达到符合效果的。----用户对软件进行验收

 

6)运行维护

软件维护是软件生命周期中持续时间最长的阶段。在软件开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软件不能继续适应用户的需求。要延续软件的使用寿命,就必须对软件进行维护。软件的维护主要包括纠错性维护和改进性维护两个方面。

人员:运维

上线,版本迭代,bug修复

 

2、V模型生命周期模型

RAD:通过开发和测试同时进行的方式来缩短开发周期,提高开发效率

敏捷开发模型(产品需求-开发-测试)





返回列表 返回列表
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