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10-30 19:34:58
0 679
今天完成的事情:
兼容性测试
明天计划的事情:
复习,写测试用例
遇到的问题:
暂无
收获:
兼容性测试概述
兼容性测试将验证软件与其所依赖的环境的依赖程度,包括对硬件的依赖程度,对平台软件、其他软件的依赖程度等。
兼容性测试环境的准备
测试中的硬件环境指进行测试所必需的服务器、客户端、网络连接设备,以及打印机、扫描仪等辅助硬件设备所构成的环境;软件环境则指被测软件运行所需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浏览器及与被测软件共存的其他应用软件等构成的环境。
硬件的兼容性测试
硬件兼容性测试的目的
所有软件都需向用户说明其运行的硬件环境,对于多层结构的软件系统来说,需要分别说明其服务器端、客户端以及网络所需的环境。测试的目的就是确认这些对于硬件环境的描述是否正确、合理。
硬件兼容性测试需确认以下几点:
最低配置是否能够满足系统运行的需要。所有的软件功能必须能够完整地实现,软件运行速度、响应时间应在用户能够忍受的范围内。
在推荐配置下系统的响应迅速。应当注意的是,推荐配置必须合理,一味地追求高配置,一方面可能掩盖软件的性能缺陷,另一方面限制了软件的应用范围,也是不合理的。
考察软件对运行硬件环境有无特殊说明。 有些软件可能在不同的硬件环境中出现不同的运行结果或是在某些环境下根本就不能执行。
为了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软件系统能否运行在多种硬件配置环境下,并且系统功能和性能都能满足设计需求。
与操作系统的兼容性
操作系统兼容性的测试内容不仅包括安装,还需对关键流程进行检查。
windows平台:对于B/S结构的客户端,至少需在win98、winME、win2k、winXP上进行测试英文版和中文版需分别测试,在英文操作系统上测试中文版软件时,要特别注意是否会出现英文信息或乱字符,在中文版操作系统上测试英文软件时,注意是否存在提示文字不能完全显示的现象。测试前要保证测试环境中所有的补丁都已安装,在用户文档中也应给出提示。如果有必要进行更严格的测试,则可增加对不同版本补丁的兼容性测试。
Linux平台:作为自由软件,其核心版本是惟一的,而发行版本则不受限制。需要对多发行商、多版本进行测试,用户文档中的内容应明确至发行商和版本号。
unix平台:Unix平台也存在着Solaris、IBM、HP等多厂商的多版本,不过由于在这些unix平台上运行的软件往往至少需要重新编译才能运行,所以只需按软件的承诺选择测试环境即可。
与其他软件的兼容性
除了以上各项软件的兼容性以外,我们还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与支持软件的兼容性。这些被测软件运行所必须的其他软件都应当进行兼容性测试,测试中要对其所依赖的软件的各个版本分别进行测试。
与其他同类软件的兼容性。判断与其他同类软件安装在同一系统上,同时使用,是否会造成其他软件运行错误,或本身能否正确实现其功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