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8-19 20:39:28

1 388


今天完成的事情:
整理资料
明天计划的事情:
把需求分析的资料再简单弄一下,写ppt
遇到的问题:
准备资料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比如用户需求只是产品需求的一部分,准备的资料究竟要砍掉哪些东西,才能更贴合题目
收获:
这个算是写的演讲稿

大家好,我是西安分院的第六期学员,今天为大家分享的是任务8的深度思考3——需求分析的几个来源。这个题目个人感觉稍微有点问题,需求分析是一个动作,而几个来源应该是属于名词?很明显不搭,所以我个人将题目拆解成了两个部分,一是需求的获取来源,二是如何进行需求分析。如果由于个人的理解错误而导致偏题的话,提前在这里跟大家说一声抱歉。
  1. 背景介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需求,举例说明:
你去爬山,爬到中途口非常渴,非常想喝水,你产生了想喝水的需求,这时候如果有人卖水给你,卖的再贵你也会买,当你喝完水后,解渴了,需求被解决了,这时候再多,再便宜的水,对你来说也没有什么用了。我们可以看到,在喝水前,水对你来说是一个需求,在喝水后,水对你来说不是一个需求了。
关键字:特定的人,特定的情况下,特定的问题,可以被解决
  1. 需求来源
需求的分类方式有很多种方式,为贴合题目,我们从需求的角色方面对需求进行划分:
  1. 公司战略需求;这个需求是产品设计的指向标,一般是公司高层来决定的,作为产品经理必须了解公司的战略意图,比如说公司要求产品在上线后就开始创造收入,那么我们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就得考虑盈利模式,进行变现功能的设计,比如公司对产品的定位是在市场上进行卡位,那么我们在设计产品的时候,就需要更多的考虑竞争对手的产品,总之基于公司战略出发而产生的需求,我们必须收集,否则做出来的东西可能是自己满意,但对公司而言没有什么价值的产品。
  2. 用户需求;指目标用户而不是所有用户,而且要关注用户的隐性需求,而不是用户想要什么就给他什么,例如福特汽车以及旅馆老板的例子,相信大家一定都有过接触。用户需求的提炼涉及到用户痛点、用户画像、分析商业价值、目标人群等多方面的问题,在此不详细介绍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搜集,用户需求最终的输出产物,就是我们经常写的敏捷开发流程的用户故事,用来不断优化完善以及和交流团队进行沟通。
  3. 业务人员的需求;这里的业务人员包括与产品接触的内部及外部的人,比如公司的运营,市场,销售,BD, 公司的外部合作伙伴等,这些人的需求我们也要收集,比如运营人员想更方便的管理注册用户,销售想更多的添加广告位,市场推广人员要求能统计不同渠道带来产品的下载量,注册数,活跃数,合作伙伴需要进行账号,内容互通等,总之只要与业务有关的人的意见,尽可能的在产品设计前多收集。新人入行为了快速了解某一个行业,这些需求可以帮我们尽快的掌握行业状况,收集到的功能最后即便不能做,也会做到有理有据。
  4. 领导/老板的需求;尤其是老板,虽然可能他在产品设计方面不够专业,可能会造成外行指导内行的恶心事故,但我想大部分能做到老板的人都是有一定能力的,他们在产品战略方向、眼光以及行业经验方面都有与我们打工仔接触不到的地方,所以应该先接受、理解、消化,也许能找到之所以你不是领导的原因。具体执行时,可以按照你的思路继续。
  5. 产品运营的需求;这部分需求不是用户需要的,但是为了产品更好的运转而产生的需求,比如产品上线后,就产生了需要用户持续的活跃,利用用户传播的需求,基于这些需求,在产品设计的时候,就需要考虑设计相应的激励产品,用户激励体系,用户等级,用户邀请用户等功能;这部分需求非常重要,如果说用户的需求是血和肉,那么这部分需求就是把血和肉连接起来的骨架,在实际工作中,这也是判断一个产品经理有没有经验的最重要的部分,有经验的会把这部分考虑进去,没经验的往往只会关注用户直接需要的部分。
  6. 来自竞争的需求:竞品由行业和产品定位所决定,是相对存在的;如手机百度和好搜、UC浏览器之间。时刻关注竞品的动态,适时对自身产品做调整,在水深火热的互联网行业中,知己知彼者才可能不被市场淘汰。这部分需求是产品进步的最大动力,一个没有竞争对手的产品,也就没有什么优化和改进的必要了。
  7. 来自产品经理本人喜好的需求:这个包括一个人的价值观,审美,情怀等需求,这些需求虽然不是用户直接需要的,但能让产品独具一格,也是产品打动用户最重要的部分,比如Google的产品理念是不作恶,苹果的产品在设计方面都非常简洁,非常超前,张小龙对微信在盈利方面的克制,锤子手机的情怀等,这些都是产品经理本人喜好的一些体现。
  8. 来自市场环境的需求:市场的需求中行业报告、竞品、数据等其实都包含在了上面的分类当中,但政策的需求我觉得有必要单独列出来说一句,因为在中国,政策的变动往往意味着一个公司甚至一个行业的兴衰,如 净网行动打车软件专车服务属非法营运等。所以时刻关注政策的变动,并对产品不断的调整,才是发展的长久之道。
从以上几种维度采集的需求,未必会全部规划到产品里面,但是在收集需求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全面,尽可能的全面的采集需求,另外如果到了产品阶段,就不要把任何需求,都说成是用户的需求,要不然会显得特别外行,因为用户需求只是产品需求的一部分。


返回列表 返回列表
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