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8-18 20:26:05

1 459


今天完成的事情:
查找小课堂资料,只是资料汇总,总结分析还没有做出来
明天计划的事情:
归纳整理,完成ppt的制作

遇到的问题:

对小课堂相关的内容需要作出取舍,不能一股脑全堆,应该理清楚前后顺序和逻辑

收获:
1.需求定义:
需求实质是基于互联网系统,提出解决用户问题方案,完善体验让用户获得满足感。
满足感设计到心理学定义,简单来说:
角色+场景+商业价值;
2.需求分类:
马斯洛需求层次论

生理需求:吃喝拉撒睡,性,呼吸。
安全需求: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资源财产所有性,工作职位保障,家庭安全。
社交需求:友情,爱情,性亲密。
尊重需求:自我尊重,被他人尊重,信心。
自我实现需求:理想、抱负,道德水准,问题解决能力

3.需求来源:
1)用户反馈
大多数的产品在设置模块都有 帮助与反馈 的入口。反馈作为用户评价产品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需求的直接来源。通过用户反馈,我们可以发现产品的bug,需要体验优化的地方,当然还会知道用户想要的功能。亿级别用户数量的产品,更要倾听用户的声音,因为不同的机型,会出现不同的问题。
马化腾在腾讯研发部关于“产品设计与用户体验”内部讲座中说到,腾讯有一个“10/100/1000法则”:产品经理每个月必须做10个用户调查,关注100个用户博客,收集反馈1000个用户体验。”在BAT中,腾讯的产品体验是明显优于其他两家,这并非没有原因。
当然用户反馈不是要把每个用户的需求都变成功能实现,要有效辨别需求的真伪。比如我在做用户反馈的时候,大批用户反馈我们的软件不能更新。经过深入调查我发现,根本不是软件不能更新的问题,而是我们在视频短片的提示文案的存在误导。
2)用户访谈
在工作不忙的时候,我喜欢跟用户聊天,轻松的环境,用户也会降低对你的防备。当用户向你提出建议或反馈产品问题的时候,对他夸赞和吹捧;让用户也有一种成就感,让用户觉得:我身为用户是受重视的,我也参与了产品的设计!用户会向朋友们炫耀。这样不仅得到了忠实的用户,还完善了我们产品的体验。
3)生活观察
互联网产品经理走在时代的前沿,要善于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积累生活经验。观察可以片面,总结要客观。如果不观察,只闭门造车,即使是诺基亚一样的伟大帝国,也会倒下。
4)生活体会
产品经理自己就是用户,问自己内心,跟自己对话。产品经理要懂世界,懂组织,懂人。

4.需求的鉴别
需求:用户想要的产品或服务。
痛点:痛苦的点,当用户在使用产品或服务的时候抱怨、不满的、让人感到痛苦的接触点。
联系:痛点是需求的一种,是当前没有被满足的需求。 痛点可以转化为需求。
需求的特点:客观存在的,此时此刻不会发生任何改变的。
诉求的特点:讲出来的,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案来替代的。
互联网有一个经典的段子:用户说我想要匹快马,产品经理却给了他一台宝马车。要匹快马,其实就是诉求,用户的需求其实是想走得更快。
也可以这么理解:诉求是用户的表面需求。表面需求容易满足,深层需求难挖掘。表面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做出来什么功能,一旦竞品做的更好,那我们的用户可能随时会抛弃我们。所以说,我们不仅仅要满足用户的表面需求,还要提供用户超出预期的产品或服务。“滴滴打车”升级变成“滴滴出行”就是超出用户预期的产品。
真伪需求:

需求采集阶段,各种方法要灵活应用——比如“不但要听用户怎么说,还要看用户怎么做”
需求转化阶段(用户需求–>产品功能),不能直接照着用户说的做,而要分析用户的目标,这得靠领域知识和对目标用户的理解;
产品概念验证,自认为想清楚了新功能,在动手开发前,再找几个用户沟通一下吧,注意方式方法,比如你可以问——如果我们这里有自习室,你会推荐同学来学习么?
新功能上线时,多用用灰度测试,大爷,不要一下子把整个宾馆都改了嘛,先改个一两间,看看市场反馈好不?(ab测试)
需求的筛选标准
用户需求:以用户中的绝大多数为出发点,产生的需求。
老板需求:以某个有决策权利的个人意愿为出发点,产生的需求。
小公司,小产品,或内部的信息系统,往往企业的上级决策想要什么管理功能,产生的需求。
市场需求:以企业/产品的市场运营目标为出发点,产生的需求。
像京东,淘宝等电商公司,往往在特定的时间做特定的促销,会上线什么功能或活动,产生相应的需求。



返回列表 返回列表
评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