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 2019-08-12 21:06:29

1 573


今天完成的事情:(一定要写非常细致的内容,比如说学会了盒子模型,了解了Margin) 

完成了任务二的总结和深度思考

听了老大的直播课,后面的没听懂,有空再去补补

明天计划的事情:(一定要写非常细致的内容) 

完成任务三的总结和深度思考


遇到的问题:(遇到什么困难,怎么解决的) 

暂无


收获:(通过今天的学习,学到了什么知识)

任务二主要是认识达到了网站和APP布局、导航上类型的划分,有一个清晰完整的划分系统。在这个任务,我开始查看了很多竞品调研的资料,了解了一些竞品调研的相关知识,主要是分析方法有很多,在实际工作中很有可能会用到,虽然不必一定按照着方法走,但是对调研方法有认知是好事,在工作中难免会用到,多是综合性的方法,调研方法具体有:用户体验五要素法(战略、范围、结构、框架、表现),Yes/No法(是否有),评分法(体验评分),分析描述法(功能解析),SWOT法(优势、劣势、机会、威胁),Base+Solution分析法(疑问),卡诺模型(需求的等级),四象限分析法,比较研究法(互相对比),波士顿矩阵(和四象限很像)

 

to c产品是需要去挖掘用户需求,是从无到有的创造产品,是发现用户需求,定义用户价值,考核市场量证明利益点,提供相应数据并推动项目达成目标,这一类产品是属于业务性产品,占比和盈利是目的。

to b产品是公司战略或相关方提出要求,产品经理将这类已有的需求系统化,达到提高现有流程的效率的目的。就是出原型图纸,推动项目建设,完成甲方需求,这类产品一般都是支撑型的平台产品,提高效率是主要目的。

对于 to c 产品,产品经理要做的事情就是:需求分析、功能设计、用户体验、迭代推进等等。做这些工作让产品变得更有价值、让用户更难以拒绝,制作出用户愿意买单,给用户无法拒绝的理由是它的核心思想

to c 产品的产品经理来说,需要具备的能力:

对市场和用户敏感,懂得做调研、访谈和分析

有很好的用户嗅觉,能准确提炼用户真实需求

对需求和场景敏感,可以做好功能设计

有较高的交互设计能力和用户体验感知,懂审美

对产品的市场化方向和用户利益能找到平衡点

有沟通、团队协作和管理能力

有数据分析管理,能够根据数据结果反推产品功能

熟悉运营、营销方面的知识,能根据用户反馈不断优化产品

能明确公司战略和产品方向,对产品的整体感觉不欠缺

to b 的产品有两种,一是内部产品,比如后台产品、CRM 系统等,这是针对公司的需求让很多工作结构化、信息化以及流程化,公司未必是做 to b 的产品的;二是公司的商业产品原本就 to b,做外包团队或者试图填充整体中部分环节的公司,

对前者来说,产品经理要关注的是公司的产品,以及公司团队的整体协作方式。产品的所有价值就是让团队的工作更加高效、快捷和方便。

对后者来说,产品经理要关注的则是整个产业链的情况、整个 tob 市场的状况。对自己公司产品做一个 SWOT 的分析

to b 的产品经理,更需要:

关注产业链和公司所处行业的位置

能了解甲方、需求方的真实诉求

关注信息化、结构化和流程化,让产品足够高效

有强大的逻辑分析和描述能力

要有强力的项目推进能力

理解和实施公司战略,能很好的将已有流程系统化

 

产品经理如何做竞品分析?

1. 为什么要做竞品分析?

核心目的:一是学习竞品,趋利避害;二是在开始项目之前看看竞品的业务种类是不是真的满足你的盈利要求

2. 什么是竞品分析?

针对争夺同一类需求的业务市场的产品分析彼此的设置形式和利弊所在,找出最能适应自身产品市场形势的设计或迭代方案,就可以称之为竞品调研

3. 竞品分析需要哪些能力?

竞品分析时,我们是以一个用户的身份来对别人的产品进行调研,所以我们需要一种从表面往本质进行分析的逆推理能力

4. 竞品分析的流程是怎样的?

分析自己产品业务类型的市场行情,明确产品定位与用户需求,如何选择竞品,竞品调研的过程,总结各竞品有哪些优劣,竞品优势是否适合我们的产品

如何选择竞品:

核心竞品:一般选择标准是产品直接相关的细分市场内,第一梯队的竞争对手。对于核心竞品要一直关注和跟进。
重要竞品:一般选择标准是产品相关细分市场内排名第1的竞争对手。需要定期关注。重大改版要及时跟进。
一般竞品:一般就是产品直接和相关细分市场的其余产品。普通竞品面要全。仅需定期梳理即可,不需深入研究。以充分了解市场动向和潜在危机

看别人是怎么做的,考虑他为什么选择这样做,这同一功能考虑能有几种设计方案(感觉这需要丰富的经验和平时素材的积累)

5、竞品分析的意义

从大的角度讲:做竞品分析调研,可以让我们理清产品的优势与缺陷,取别人方案之精华,去自己产品之糟粕,展望行业竞品与大局,确立自己产品之特色优势。

从小的角度着眼:产品经理虽然要求博学但不见得对样样事情都了如指掌。在具体做一个产品功能时,总不免去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参考对应的竞品。因此,我们既可以为一个小功能点的逻辑流程而去调研,也可以为产品外观设计而去调研学习。学习优秀的产品逻辑与交互设计,应用到自己的产品之上。

6、竞品分析需要养成的习惯

1 每天特定关注几个互联网资讯站,及时把握互联网内的大事件和发展动向。

2 定期看相关的互联网数据,尤其如果有条件看竞品的数据,一定要每天关注下。

3 定期做下用户分析,了解用户属性和用户数据。

4 培养每天看新app和做相关简单分析记录的习惯

现在数据这一块属于薄弱环节,在这现状下无法再纠结数据反馈,这个只能到以后学习到了再回来做补充,此次草船云只能靠自身的感觉和习惯去确定使用功能模块了,毕竟此次任务主要是熟悉竞品调研用户故事产品原型这一个流程,为之后的其他模块调研做准备

体验环境

市场状况(市场容量、竞争格局、市场占有率分布)

行业分析(历史变化、发展趋势)

需求分析(扮演用户、选择研究对象)

确定竞品(产品咨询收集、选择服务/目标用户相同或类似的产品)

竞品对比(多种分析方法)

商业模式异同

业务/产品模式异同

运营及推广策略

归纳和结论

竞品调研的过程:

(1).别人是怎么做的?

(2).他为什么选择这样做?

(3).同一功能有几种设计方案?

总结各竞品有哪些优劣?

竞品优势是否适合我们的产品?

竞品分析的分析依据的来源有哪些?

亲身体验    产品简介    用户评论    迭代历史    百度    使用帮助

最后,简单总结一下,竞品分析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怎么做?为什么?好不好?

建立丰富的素材库是十分有必要的,一个经验丰富的产品经理,不管你请教他哪一个功能模块,他是否熟悉,他应该都是可以给你讲很多种设计方案的

所谓众口难调,为了满足更多人的需求,产品就会增多功能,但是功能太多往往会使产品内容显得斑驳冗杂。我们在对竞品进行优劣评判的时候一定要做到有理有据,用事实说话。




返回列表 返回列表
评论

    分享到